融入校本课程 创建书香校园
我们姜堰区南苑学校是一所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树香文化,绿色教育”为文化定位,致力于实现“秉承绿色教育理念,打造树香人文校园”的办学愿景,积极开展泰州市教育大阅读活动。
作为泰州市绿色学校,我们尝试以学校绿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抓手,将泰州市教育大阅读活动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着力创建书香人文校园。
校园植物是我们身边集生态、美学、陶情、修文、塑身于一体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校园阅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与植物对话中,阅读植物诗文,细细品味作家高雅的情怀,感受植物文化独特的人文魅力,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健全人格和提升人文素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此,我们成立了以语文、生物、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师为主体的校本教材编写组,整合校园植物资源,编写了题名为《满园春色》的校本教材。教材设置了以下几个栏目:感知植物、诗词吟诵、古文诵读、现代文赏析、文化品读、美学鉴赏、雅文趣事、地方人文、名画赏析、歌咏植物等。通过以上体例,让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研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在认知、情感以及行为等方面的个性发展,培养人文情怀、提高艺术修养、丰富生活情趣。
下面以“梅花”专题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感知部分”主要介绍梅花的生物学知识,包括其外形、产地、习性、花期、栽植等,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梅花。并要求学生找出校园内梅花的分布位置。给其挂上铭牌。
“咏诵梅花”部分,选编了唐代张谓的《早梅》、南宋卢梅坡的《雪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及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四首诗词,配以简要的赏析。要求学生课后摘录咏梅的诗句并以爱梅为主题 ,出一期手抄报。
“古文诵读”部分选编了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现代文赏析”部分选编了陈慧瑛的《梅花魂》,文后均附有简要的赏析,方便学生理解。
“文化解读”部分主要介绍梅花的人文内涵,其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文化含义等。
“梅花鉴赏”则主要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指导学生如何观赏梅花。并要求学生写观赏日记。
“地方人文”部分主要介绍梅花与地方的历史渊源。如梅花2002年被评为泰州市的市花,泰州园博园的梅花岭有8个品种千余株梅花,泰州梅兰芳公园等人文知识。
“名画欣赏”“歌咏梅花”分别选编与梅花有关的名画和歌曲(如“梅花三弄”),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艺术素养。
将阅读融入校本课程,创建书香人文校园是我们开展泰州市大阅读的一种尝试和实践。我们相信:阅读课程化,阅读校本化一定会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在探索大阅读的道路上,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