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的童话剧要重新演出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和陈老师心里可有点犯难了,童话剧排练可是一个累人的事情,而且剧本、演员表和音频也被我这个粗心的老师弄没了,哎,万事皆不具备,而且没有东风。把表演的消息告诉小朋友们后,小朋友们却是高兴地手舞足蹈,“停停停,可是现在我们的剧本,演员表,和音乐都没了,怎么办呀?”我皱着眉头把我的困难抛给了孩子们。“阿,老师,那我们怎么表演呀?”王星文和钱彦冰眨巴着眼睛摊着小手嘟囔着小嘴看着我。“不知道呀,老师也没想到呢。”我撑着下巴犯难地看着孩子们。小班长柳涵想了想,举着肉肉的小手告诉我:“祝老师,我记得我表演的是老虎,我的台词是我觉得月亮的味道像榴莲,长得也像榴莲肉!黄黄的,嘿嘿,好想吃呀!”说完,还附赠一个老虎发威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哇,你记得这么清楚呀?”我被柳涵惊喜到了,摸摸他的头。“老师,我也记得了,我是旁白一,我的台词是……”“老师,我记得我是小兔子,我的台词是……”“祝老师,我也记得,我表演的是袋鼠”涵涵举着小手,憨憨地告诉我。被唤起记忆的小朋友们,纷纷把喷薄的记忆想要和我分享。“停停停!”大家慢慢说,我赶紧指挥道。

孩子们按照顺序一个一个告诉我她的角色台词和动作,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中,我也成功地还原了剧本和角色表。有几个小迷糊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角色,不过热心的班长组长和值日生都帮助他成功解锁记忆了。“嗯!你们真棒,老师都不太记得了,你们的记忆棒棒哒!”我由衷地夸奖着他们。“老师,那我们记得台词和动作的小朋友可不可以去画个爱心呀?我觉得这个可以获得爱心。”丁逸承明亮的小眼神期盼地看着我,“嗯!我同意,班长,值日生你们同意吗?”“同意!”“耶!”孩子们兴奋地抱在一起互相祝贺,真是一群容易满足的小家伙们。

“刚才,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接下来你们可以帮我解决第二个难题么?”看到孩子们如此靠谱,我不由得想依靠和考验一下他们。“我可以!”“我行!”孩子们纷纷表态,用力地鼓了鼓小小的胸膛,昂着头,可爱极了。“我们里面还有音乐和舞蹈呢!谁还记得?”教室里面陷入了安静地思考中,“老师,我记得动作应该是这样的”夏舒妍打破了平静,跳起了开场的森林舞会的舞蹈,“对对对!就是这个!”大家纷纷表示赞同。“这里不是这样的,是这样的!”遇到不对的地方,大家一起商量着纠正。在孩子们一起哼唱的歌声中,大家说着说着就纷纷加入了森林舞会的舞蹈中。“老师,我觉得大象吹着小喇叭这里可以加入一个这个动作,我在电视上面看到的。”小机灵钱彦冰做了一个可爱十足的动作,询问我能不能加入,“我觉得挺不错的呢!”“加进去吧!老师。”“好!我同意!”看着他们的兴奋样和不停的创意,我怎么好意思拒绝呢?童话剧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完美收工。

不知不觉就到了午饭时间了,我和孩子们说“今天我们就先吃饭,明天我们集体活动后就去排练一下吧!”跃跃欲试的孩子们听到我的安排,着急的叮嘱我:“那老师,你可千万不能忘记哦!我们的时间可不多了。”“好好好,不会忘记的。”看来我的马虎可被孩子们看在眼里,不放心我呢。

不过孩子们不放心我,是有理由的,到了第二天,我因为有其他任务,把这事儿忘得一干二净,班长带着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问我:“老师,今天不是说好的排练嘛?”“哦哦哦,对对对!忘了忘了,不好意思”。王星文捂着脸偷偷地说了一句“祝老师,你的记性可不太好啊”。就这样,在孩子们自发地对我的催促中,我们进行了紧锣密鼓、积极主动的排练。

到了正式演出那天,我在门口紧张地一直叮嘱他们这样那样的,丁逸承看着我好奇地问“祝老师,你是不是有点紧张呀。”“对,我怕你们忘记台词咋办呢。”“我们不会忘的”“我还记得其他人的台词呢”“我们是绝对不会掉链子的!”孩子们纷纷安慰我。在孩子们自信满满地状态下,果真和他们说得一样,没有掉链子,表演得特别流畅自然“老师,老师,我们是第一名吗?”孩子们表演完纷纷来问我。“在我心里,你们是绝对的第一名!”我真心地表扬道。

     这次的童话剧表演,通过同一个剧本,我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自信自主“我可以!我行!”他们协商“我觉得可以这样,我也觉得那样更好呢!我同意!他们的自评和他评更加成熟“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获得爱心。我觉得刚才钱彦冰的表演得好像啊!”他们在这个独立自主的过程获得的成功感和满足感是更大更多的。而作为老师的我们,就默默地做一个观察者和指导者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和尊重。我在童话剧表演中,也弱化着“我是老师我来做主”这一主导思想,我尝试着把问题抛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协作解决问题,安排任务、互帮互助等,而孩子们在我的放手之下也逐渐展开手脚,自信自主。而我在此过程中,也获得了更大的宝藏,孩子的点滴成长,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我们教育指导的最大成功和很好的投射。我的教育故事从《老师,我不会》《花筷子的争端》到《我行,我可以》体现了他们真实的成长过程和我的指导和定位地不断调试。

当然,在此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孩子的一些问题,拥有自信心和求胜心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也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得失心,我会将这个方面的培养渗入到一日生活和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