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3月份我们工作室开启了共读时光,几个月的碎片化时间,小伙伴们已经共读完《自主学习——支持幼儿成为热情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一书。这本书对于每一个工作室的小伙伴来说都是充满着巨大能量的一本好书,通读整本书籍,我学习和归纳了许多对工作实践有建设性意义的理论依据,这些观点有些是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混沌感悟的,有些是我还未思考到的理论盲区,带着这些理论思考去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我感受到了巨人的肩膀的厚度和高度,也更加照亮了我继续实践的脚步。
一、关于未来教育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终端设备的迅猛发展,人类文明从“机器工业文明”时代跨入“信息智能文明”时代,教育也即将从3.0时代迈进4.0时代。由于知识与技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智本”将代替“知本”,“学力”将重于“学历”,教育目标正从“传递知识”走向“发展心智”。信息的主要载体及传播工具由书籍让渡给互联网及智能终端或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方式正从“纯线下”转向“线上”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其组织形式也从单一的“他组织”(如传统学校)向“他组织”与“自组织”(如学习社群)相结合转变。(即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多元智力的培养、学习品质的培养、信息媒介的传播、学习形式的多变这几点重点转变)
杭师大的张华教授对于深度学习有很深的研究,同时他对智能时代的教育也颇有研究,而且他是站在大教育学的视角去研究这个问题,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和顿悟。
他也提到了最近很火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程序),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写论文等任务。而更为强大的AGI也呼之欲出,AI和AGI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自主意识,具有自主意识的通用人工智能将能够学习人类的智慧,模仿学会人类的行为方式,甚至思维方式。因此,AGI是更加先进和全面的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像人类一样进行复杂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创新,AGI连创造性的工作都能胜任,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呢?当所有人类包括儿童成为现代技术的奴仆,那么我们的教育又该如何自处?这是在技术技能迅猛发展下我们也该思考的风险。
因此,在如今教育4.0的环境下,在AGI(通用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下,我们的教育要始终坚守“活教育”,如今的活教育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进阶的思维。美国《福布斯》说:当思考确保未来增长的改革时,最好解决能侵蚀任何国家最强大资源的问题:民众的思维能力。可见思维能力是多么重要。
思维能力中很重要的几个点是:批判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反思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也一定要有“未来教育观”,即主张教育面向未来急剧变化和高度不确定的情境,培养学生适应变化并拥抱“不确定性”的态度、善于解决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高级能力、勇于承担个人选择后果并履行对他人和社会义务的责任感。
面向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做到:
1.让教育植根于人性,发展人的“原创力”
2.让教育培养人的自由意志、责任心和道德能力
3.让教育培养人的崇高审美能力和深刻情感。
这些都是AGI无法取代的,我们要保证未来是人创造出来的,就如杜威所说:参与知识创造是人的最高特权和自由的唯一保证。让每个儿童创造着长大,成为信息时代负责人的创造者,而非奴仆。
二、关注自主学习的方式
在书中提到自主学习,就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带着自己的问题,在自己的感知探索中,按照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获得发展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更多地是基于幼儿自身兴趣和真实问题的深度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重要素养,秉承着人本主义学习理念,自主学习强调个体的自主能动性和学习动机,是儿童为本儿童观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
如何做到终身学习呢?书中给了我们很好的教育建议。(1)在观察模仿中学习。(2)在操作体验中学习(3)在游戏中学习
(4)在交往与阅读中学习(5)在讨论与对话中学习。这些路径都为幼儿实现自主学习最优化搭建了很好的支架。
其中,我对在讨论与对话中学习深有感触,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在讨论和对话的语言中,儿童必然在进行思维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过程。而师幼互动就是重要的语言交流的平台。维果斯基就阐述了互动与幼儿学习之间的重要联系。幼儿的社会性互动对于幼儿如何学习思考、推理和交流起着重要作用,和独处相比,幼儿在与成年人或同龄人进行互动时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广泛。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幼儿将自己视为思考者,留意幼儿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思考,并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我们可以通过思考帮助幼儿学会加工语言 解决问题 做出选择 提前计划 记住细节 畅想未来……
(2)如何引导幼儿真正进行思考呢?首先我们可以帮助幼儿更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幼儿通常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做什么,但意识不到自己的脑袋在想什么。这时我们就可以提出问题:你在想什么呢?你的小脑袋正在想什么呢?你是不是在想什么呢?其次,我们帮助幼儿注意别人的思考。当你把你的思考告诉幼儿,并鼓励他去听听其他幼儿是怎么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懂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这就是我的想法、我们来听一听***是怎么想的,好吗?我敢说,对于这个故事,我们的想法各不相同。另外,我们可以邀请幼儿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厘清脑海里的想法和思绪,如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解释一下你的想法,让我们都明白你是怎么想的。最后,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考能够变得更加成熟和复杂:如你怎么描述这件事?它们为什么是一样的?你是怎么解决的?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促进幼儿思考的方式,不断提升幼儿的思维力,有助于幼儿拓展和提升经验,学习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方法,学习解决问题的多元策略,学习质疑和反思,进而形成重要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让幼儿的自主学习更具高质量。
幼儿的专业成长主体在幼儿,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引导。作为教育者,我们希望培养活泼泼的主动学习者,就要不断地去思考和搭建幼儿学习的平台,不断地去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这条道路已有不少专家为我们指引了方向,我们还是要不断地去实践和内化,形成自己的思维网络,让科学和专业的理念在实践中自然流淌,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支持幼儿成为热情主动的终身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