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整合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融合在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它强调把知识作为一种工具、媒介、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既保留了不同学科的本质特征,又形成了鲜明的综合特色,能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推进学科整合方面,我们行知实小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做法是:
一、适度延伸教学内容,借助综合实践形成整合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课本上的部分知识内容很感兴趣,经常会在课后交流,开展讨论。为此,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就要求老师依据教材,适度延伸教学内容,形成各学科之间的有机整合,在小学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品德学科的整合与渗透研究中,我们学校的老师做了大量努力,以三年级语文教材中《海底世界》一课为例,在教完这节课后,就将课后作业设置成“利用多种方法,了解更多关于海底的奥秘”,引导学生利用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到的方法,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实地参观等方式,搜集资料、集体交流,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神秘的海底世界的了解,激发他们探索海洋的兴趣;再如,在教授数学《认识角》这一课后,我们组织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角张口的大小,设计成不同的图形、图案,再巧妙利用美术上的色彩搭配等形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数学与综合实践、美术的有机融合。
二、有机缝合交叉知识,借助学科特点形成整合
学科之间并不是彼此独立毫无关系的,对不同学科的整合还可以表现为在学科的边缘处及其他学科的交叉处设立新的学习内容。例如,歌曲中的歌词相对这门学科来说就处在边缘位置,而把歌词放在语文学科中则是文本,需要加以具体的解读。苏少版三年级音乐第四单元《读唐诗》,里面有好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就音乐课而言,熟悉旋律、能把唐诗唱出来是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可是我们并没有将整个单元的教学终止在会唱这一阶段,而是要求音乐老师把歌唱、吟诵、表演融为一体、要求学生课后继续查找相关的诗句,用音乐课中学到的旋律试着去唱语文书的唐诗,语文老师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唐诗的对偶和押韵让唐诗变得易于歌唱,实现了语文课程与音乐课程的整合。有机缝合学科之间的交叉知识,既有利于打破学科界线,满足综合学习的需要,又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其思路。我们还尝试在不同课程之间开设“现象与计算”等内容,引导学生在了解常识时将数学方法迁移过来,针对常识中的某些现象进行计算,加深对常识的理解。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就有其高度与摩天大楼的对比计算;小学科学《有趣的食物链》中讲到了农田中蛇、田鼠、粮食三者的关系,以一只田鼠一年糟蹋多少粮食、一条蛇一年吃掉多少田鼠、一年可以节约多少粮食为具体计算内容,旨在通过计算让学生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这样坚持下来的收效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提高,视野得到了开阔,更加关注周围的生活了。
三、重新建构内容体系,借助自主开发形成整合
所谓重新建构内容体系,就是充分利用学科单元板块间的相通之处,召集相关学科任课教师,共同探讨如何将不同学科间共性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目的。感恩教育、饲养小动物、生命之旅分别来自小学品德与社会、小学科学中的部分单元,三者之间看似没有什么多大的共同点。但细想一下不难发现,学生亲自饲养小动物、无微不至地照顾小动物、小动物一天天长大时的欣喜与父亲长辈对晚辈的关爱、疼爱其实是一样的;生命之旅中在肚子上绑上重物模拟怀孕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听妈妈讲述怀孕期间种种不适正是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要感恩母亲。为此,我们一致认为主题队会能更好地将这三部分的教学内容组合在一起,队会中的朗诵、表演、讲述、现场采访等更是让语文、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的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不同学科的整合归根到底是大教学观点的具体体现之一,它对师资的要求自然也是非常高的。孔子说过,君子不器;我们也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面对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层次普遍不高、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普遍缺乏的现状,我们又开始思考如何解决学科整合中师资不足的问题。前不久,我们行知实小办公会讨论通过了培养复合型教师的初步意见并在全体教师中逐步推广。我们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希望是,既要上得了本学科专业课,又能胜任其他学科教学的需要。
一是尝试开展跨学科教学。本学期,我校以一年级语数学科为基点,开展了跨学科教学活动。一年级语文教师戚友凤身兼语文、数学老师双重身份、音乐教师朱海燕参加区数学老师优质课比赛、语文教师张瑜走进音乐教室指导学生引吭高歌……跨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们学会了从整体去把握不同学科的教材体系,备课时考虑到了体现学科间的内在联系,教师素养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是组织参加兼职教师培训。积极响应区教育局的号召,组织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任课教师参加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培训,努力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努力创造条件,为兼职教师外出参培优先提供平台。只要有相关方面的培训,我们都大力支持,尽可能安排更多的教师参培,开阔他们的视野,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培训结束,要求参培人员回校后对其他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共同消化吸收。同时,还要求参培人员上好培训汇报课,由相关学科专职教师、教导处、校长室组成听评课小组,肯定亮点,指出不足,并跟踪整改。
三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有保障。现阶段,我们拟将学科整合作为课题进行研究,拨付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其中;还在考虑将学科课程整合纳入到教师考核中,对在学科整合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给予表扬鼓励,在评优评先、岗位晋级、职称晋升等方面优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