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青水32岁,是石芽村的校长,教语文。石芽村的村民都说青水是读书人,说看长相就像个读书人。

  青水从小就喜看书,最初认为手里拿本书就能掩盖住贫穷的

卑微,找到一丝尊严。当村里人都住瓦房的时候,青水家还住茅屋,绳床瓦灶、箪食瓢饮,看似陋,却羡煞旁人,左右邻里见青水妈便要夸上几句,赵婶儿呀,你命好呀,怎么就生了个这么好的儿子呀,读书好,成绩好,将来肯定做先生的料。青水听完也不喜,依旧看着书,“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的线装书奉为至宝,看累了便去田间走走,帮家人干些农活,回来洗手再捧卷《唐宋词》。低矮的草房,清秀的少年,满屋的书香浓。

  上了师范青水依旧喜看书,成为了一种习惯,像吃饭、洗手一样常态的日常习惯。

青水毕业后就进分配到了石芽小学,倒真应了左右邻里的话,也使那些妇人更坚信了自己当初的预言,常拿青水为标尺来教育自己的娃。

               二

    做了老师的青水有一大堆的教学设想,他立志在教师生涯中一个个实现。第一年便任六年级班主任,教语文,还未开学就用粉笔在后墙黑板报上漂亮的写着“读书能改变命运”七个大字,振奋人心。

语文教学中青水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读书,自然没少下功夫。农村小学校硬件差,没有漂亮的校园环境,更谈不上图书馆了,找了几次校长也没个啥说法,青水便让村里木匠打了个图书架,不高不矮,班级最高的学生伸手踮脚可以够到的高度。每个格子分类放上从家里带来的藏书和用师范的奖学金和稿费买的图书,最右下角的格子里还放了盆绿植,教师右边墙壁空白处,贴了17个青水自己剪的五角星,上面对应着每个学生的名字,青水对学生说如果你的作品也能进这个图书架的话,墙壁上的五角星就会被贴到学校一进门的黑板上,并用广播公开表扬。

孩子们觉得教室真的好美,每天都盼望着早早来到学校。

  学生到班,青水都会给他们讲一个故事,真假美丑,好坏善恶……这些故事有的是书上的,有的是青水自编的——《彩虹的脚印》、《会说话的猫》、《梧桐树的眼泪》、《不下雨的天空》……青水讲的绘声绘色,孩子听的聚精会神,久而久之成了一种习惯。

青水也有心,把这些故事写在本子上,旁边画上插图,作者——青水,出版社——石芽出版社。这些手绘的故事书就放在图书架上,自然也是学生最爱的。学生也会效仿,把自己的小心情,自己一天经历的事写成小故事,配上插图,孩子们自己看着看着就笑了。后来青水把学生的这些故事单独放在一个格子里。作者——学生名字,出版社——石芽出版社。再后来每天在讲台上讲故事的就是孩子们自己了。

   农村风景是美的。春天有花树,夏天有田野,秋天有果园,冬天有雪仗,青水喜欢带着孩子走进自然,在自然里观察、阅读。听鸟鸣赏花香观虫蚁……青水背靠着一棵水杉树,手里拿着一本书,孩子们围坐着,听他讲故事,青水说树上的鸟雀会开花,平地的草木会唱歌,他还说草原会荒芜,雨林会凋零,白象会画画,鲸鱼会跳舞……天马行空的说着,孩子们就跟着哄哄大笑着。

    在指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青水告诉学生说,每个人都可以建一座文字城堡,自己则是城堡的国王,可以在你的文字世界中逡巡。城堡的根基是阅读,读的越多,根基越稳,城堡的框架上是五彩斑斓的文字砖瓦,里面住着各式各样的人、各式各样的事、各式各样的情感。

    教室里的图书架里孩子的作品越来越多了。某个早晨,青水捧着一本本被印成铅字的书,站在讲台上落了泪,响起了掌声。

 

                          三


    校长喜欢这小伙子,教育有想法,行动有智慧,青水32岁的时候被提拔为了校长,仍保持着“到凌云处仍虚心”的气质。书看多了,人也会变得谦卑、柔和、平淡。做了校长的他给全校的孩子送了最贵重的里礼物——阅读的空间,一个有着自然元素的图书馆,明亮淡雅,里面有许多的书,有许多可爱的精灵,还有一个爱看书校长和许多爱看书的老师。

    ……

    青水仍在教语文,他说他的文字城堡现在里一共有三层楼,一楼住着学生和教室,二楼住着书本和故事,三楼住着家人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