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翻阅一学生的作文上,有篇《我最喜爱的许老师》,孩子写到最喜欢的原因就是许老师的脾气不暴躁,每每要生气的时候总能以和平的方式化解。跟办公室同事分享这篇作文后,有感,写下这个标题,警示自己。

不要让自己的脾气大于能力,就要做到多读书,提升个人教师素养;多研究学生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的能力;尊重学生建立丰富的师生关系,巧妙化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气愤感”。

老师,请尊重学生,建立丰富的师生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中说,上课是儿童和老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由师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尊重学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生长规律,各年级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我们常说教育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没错,教育的过程困难重重,但是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十分单纯的,就是一切着眼于人的发展。朱熹善于研究各类学生的秉性、志向、气质、言行,故而他更容易形成丰富的师生关系

但凡探讨到师生关系的话题,言必有爱,然而现在的师生关系越来越复杂,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社会对教师师德负面报道较多,扭曲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要有母亲感性的关爱,又要有父爱理性的指导。

我初为人师时,认为爱的教育下,师生关系一定是非常融洽的,于是对有个家庭特困的学生学习、生活上事无巨细的关照着,但却造成了孩子在我面前、在我课堂上变得骄纵、任性,师生关系变得随意。这几年来在教学中我不断反思师生关系如何才能做到丰富二字,也曾写过“亲其道信其师”“为学生种下一棵树”的博文,然终究觉得还差点什么,我不断的通过教学中一个个事例总结着,良好的师生关系要做到感性和理性结合,要把握好度。过度关注师道尊严和始终保持笑着做老师,都是不可取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要真正做到“因人施教”。

“教育等待着交付给每一个生命的,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和永不妥协的进取。”仪征中学刘祥老师这么说。爱心是教育的本能,尊重并对学生生命发展负责,就需要教师在春风细雨般的关爱中理性的指导,让爱与教师的威信同在。建立丰富的师生关系存在众多因素,需要我们提高自身教育素养,巧妙运用教学机智。

老师,请多研究学生,提高自身教育素养。教师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学生是成长着的人,拥有独一无二的思想,老师要学会研究学生,像朱熹那样,要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我今年教一到六年级音乐,最大的感触就是尊重每个孩子音色及音乐本体认识上存在的一些差异,最深印象的是一个一年级叫周森宇的孩子,班主任无数次说过让我“小心”这个孩子,真正在课堂上我算领教了,音乐课上到处乱窜,或倒地装睡,或上蹿下跳,又或者抓耳挠腮,扰乱同学,极其好动,课上几次想发火,都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课后我就仔细研究这个学生,好动说明他性格外向,容易走进他内心,我决定先从师生关系下手,我也不去找他聊天谈话,这么小的孩子心理年龄尚浅,谈了效果也不大。课后我带上几个学生找他玩游戏,就玩有创意的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获胜将得到一份惊喜。激发起他的兴趣后,第二步让得到惊喜,惊喜就是获得一次在课上协助老师管好纪律,并且让他知道老师多么信任他,果真第二节课他上课纪律有了很大好转,如何长期保持好的上课状态呢?我就要继续研究,这个孩子音乐课上最大的兴趣爱好是什么?抓住这个,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并恰当表扬鼓励,三五次下来,上课表现大有好转,为了保证持久性,我尝试让他登台表演,好动的学生表演欲都蛮强的,让他得到同学的认可,我再适当对他的表演进行正确的评价,让他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调动他继续想学的欲望。一学期下来,周森宇无论是纪律还是歌曲演唱和第一次相比天壤之别。

老师,请多读书,提升个人教师素养。孔子有弟子三千,在学生面前没有迷人的外表和“好”的脾气,他所拥有的,是广博的学识,非凡的理想与人格。

读书可以提高个人学识。学识积淀的基础便是长年累月苦读勤钻的书,纵观古今,哪位名字的成长经历离得开书的,古有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车胤牛角挂书,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借光……今有陈毅吃墨水、闻一多“醉”书、鲁迅卖奖牌买书、王亚南伏案夜读……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做国王,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 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读书能帮你开拓视野,可以无拘无束地畅游古今中外,学识遍布四海,随着读书范围的扩大,自然就会提高个人学识。

读书能提升个人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正应了那句,这人一看便是个读书人的样子。读书人是什么样子?读书人有书卷气,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认为长久的阅读散发出来的。有人用“满瓶不动半瓶摇”来形容一个人,可以通过多读书改变这个现象,长久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态度,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为人处事总会谦和低调、柔和平淡。

读书可以提高教学水平。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海洋,真正的教育是从教师的素质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这样说到。读书多的人,被人敬重;学识丰富的老师,被学生爱戴。有些老师工作中生气起来无非是摔本子拍桌子,愤愤骂上两句,再打电话给家长;有些老师则合理巧妙利用教学的机智让原本一触即发的怒火消灭在萌芽状态,用自己的教育能力浇灭无能的脾气。

所以教师要多读书,多读经典,阅读就是与各位教育家们直接对话,阅读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阅读能使教育教学滋养底气和灵气,阅读能使你的为师之路变的睿智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