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人在寒冬是不逛溱湖的,尤其这几天寒潮的突袭,溱湖一定很萧瑟吧。
教师许是最有规律的一种职业了,钟响而作,铃响而歇,循规蹈矩,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上班时间逛溱湖,罪莫大焉。狼牙棒偏偏顶着寒风,在上班时间雅兴十足地逛了趟溱湖。列位不要以为我胆大包天,这可是我的工作啊——我校风景区旅游班的46名学员应邀参观溱湖。
溱湖这地方我来过几次,每次都是陪朋友开车从西门入,一路曲径通幽,及至湖边,手指茫茫的湖水猜想,湖对岸的小岛上大概有麋鹿,有鳄鱼,还有一些野鸟,但须弃车登船,朋友们都摇头,以为此处与江南江北的水乡泽国并无大异,旋即折身而返。对于溱湖的印象,我就这样模糊起来。
冬日的溱湖里几乎没有一个游人。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穿着统一的冬装守着冷清的岗位。面对这群兴奋的学生,开游船的年轻师傅显得有些小心翼翼,我们第一次在溱湖里伴着凉飕飕的北风向对岸驶去。
弃舟登岸,环顾四周。
嗬,原来这里才是溱湖景区真正的核心地带:一个个自然分布的小岛,一处处匠心独运浑然天成的造型,还有一座座隐在其间连通小岛造型各异的小桥、搭建在水面沼泽之上的浮桥木排。寒风掠过的景区很少见到人工移植的常青树木,这可能就是景区人引以自豪的原生态吧。但从残荷枯草寒树的孤影里,我还是约略的感受到此处春夏时的繁盛。穿梭在蒿草满池的河塘中,听北风沙沙的吹过,偶尔还会有藏于泽国深处的咕咕鸟鸣。有些干涸的河塘里满是薄冰,被午后的阳光一照,又折射在一张张新奇兴奋的脸庞上,竟有些迷离。
向景区的更深处进发,需再次搭乘小游船,这是一种铁壳电瓶船,只来往于纵横交错而狭窄的河汊中。下午的阳光让气温略略回升,但小河汊中冰封依旧,我们的船只能破冰而行。原以为只是些薄薄的浮冰,不曾想竟有些结实,船试探着艰难前行,伴着咔咔的破冰声,一块块冰猝不及防的被碰成碎块,又弹起,大大小心的摔在前面的冰面上,随着惯性滑向远处。一条大白鱼受了惊吓,从水中跃起,不小心落在冰面上,引来学生们阵阵惊呼。
几条河汊交汇的宽阔处并没有结冰,远远地看见有几只小野鸭旁若无人的嬉戏着,不远处的林子里,鸟儿们开始三五成群的聚集鸣唱了。据说这是每天傍晚各种鸟觅食集会的前兆。
三个小时的游览,我们仅领略了十之一二。一路走马观花,浑身到有些燥热,吹在脸上的北风似乎也柔和了许多。原路返回,我们又登上游船。突然,有人惊呼:快看,好多鸟!我循声望去,船头不远处竟冒出来数不清的水鸟,黑的白的,密密的随着水波荡着,像一条带子横在我们面前。我叫不出那些鸟的名字,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你只有睁大双眼,惊叹这水天一色中鸟世界的神奇与壮观。
风景区办公室主任李云江先生至始至终陪着我们,我羡慕他桃花源式的工作环境,他也流露出“此间乐,远尘嚣”的惬意。
原来,这里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