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教育系统职工乒乓球羽毛球比赛如期举行。这几年,这项活动似乎已经成了固定节目,很是令人欣喜。
比赛当日,来自于全区各个学校的远动员和领队(不少是学校一把手)齐聚,大家都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热情地寒暄,为这个普通的冬日平添了几分暖意。
比赛谈不上激烈,但因为组织得力,不少学校重视,又吸引了一些体育爱好者前来观战助威,热闹就是当然的了。狼牙棒也沉浸在这样一种欢愉的气氛中,除了与好久不见的老友碰面,聊聊天,说一些感兴趣的事,还有幸与几位朋友切磋了一下球技,至于比赛成绩,尽在意料之中,一句话,这是愉快的一天。
其实,这种比赛,从赛制的编排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完全是把娱乐放在首位,至于是否精彩,是否有观赏性,是否代表教育系统的运动水平,都是次要的,玩得开心才是正道。组织者如此安排,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因此,太当回事是可笑的,但太儿戏也是说不过去的,
敷衍了事,不负责任,这种不靠谱的人,我是不屑的。那种认真面对,力争上游的人,我是从内心深处敬佩的,即使我输了,也不会觉得尴尬,输球不输理,胜也好,败也罢,凡事认真对待就行。那种奋力拼搏后获得的欢愉,是日常生活中难以寻到的,这一点,不玩体育的人是不能体会的。
遇到好多熟人,谈到一些学校开展体育运动的情况,大体上,校长喜欢的事情,老师们就可以喜欢,继而也有时间参与,领导不喜欢的,老师只能偷偷摸摸的做,有些学校甚至连基本设施都没有。听到最多的抱怨就是:哪有时间啊,哪有人啊,哪有地方啊。体育活动是“一把手”工程,真不是说说而已的事。
区教师发展中心周主任的开幕词中,有一层意思十分明了:老师身体健康了,事业才有保障,老师有干劲,学校才有蓬勃朝气,很大程度上,学校的活力与文体活动密切相关。教育局举办这样的活动,是一种推波助澜,希望这波澜能唤醒某些死气沉沉的校园。
如果老师们可以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大概这种快乐也会传递到学生身上吧。狼牙棒这样想着,不禁想起几天前看到的一条朋友圈里的微信。
这是城区一所著名的小学发的一条微信,是个短视频,画面中,一个班的孩子席地而坐,在塑胶球场上集体沐浴阳光,三个一群,五个一党,快乐无比的样子。视频配了文字:冬日暖阳下,孩子们享受校园美好生活。狼牙棒竟觉得有些别扭,忍不住留言:可不可以追逐嬉闹。一会儿,有回复:刚刚吃过饭,不宜。这是个十足的理由,不容置疑,显然没有理会我的真实用意。
狼牙棒想到了“放风”一词。这本是个追风的年龄,蹦蹦跳跳是本性,却被无微不至的老师们安排好所有的内容,且不管地上脏不脏(我问过好几位老师,让你一屁股坐在球场上,你愿意吗?)所有人必须听老师话,为了集体荣誉,大家在镜头前要开心一点。狼牙棒细心,发现有一两个孩子独坐,孤零零的,似乎并不开心。操场不是用来晒太阳的。这是画外音。
其实,我能理解这所学校做这个微信的目的,不是真的要表达快乐这个词,而仅仅为了做个微信而已,至于有无必要,有多少意思,并不重要。上级部门有考核,是某种量化考核,一二三四五一路数过去,年终能弄个奖,被表个彰,图个欢天喜地,功德圆满。因此,滋生了夸大其词,故弄玄虚,虚张声势,甚至无中生有,只有懂的人懂,局外人只图个热闹。谁能做到“非必要不发圈”呢?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行下效,比学赶帮超,以此类推,不一而足。一切为了宣传,微信满天飞,似乎没有一个闷声发财的单位,所有人都声嘶力竭地为自己喝彩,动不动就放大招,实在不行,不淡不咸地露个脸,也算是有个交代。难怪有人怒斥:一天到晚搞这搞那,都是为了发微信!
“我爱学习,学习让我快乐!”“我爱工作,工作让我快乐!”各种联欢会上的段子能让人爆笑出泪来,背后的实情,是我们可怜的孩子,和被弄得团团转的可怜的老师。
老教师应该都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每天下午三四节课是活动课,哪怕到了高三,下午活动课时,我们都可以去操场上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扔一阵篮球,还可以与自己喜欢的女生说说话,后来,我们也做了老师,当起了班主任,就常常为下午活动课如何管理大伤脑筋。如今,活动课已经从我们的课表里消失了,一齐消失了的,还有校园里的欢声笑语,就连中专也这样。
我运动,我快乐。但愿这点快乐,能从我们心底氤氲开去,弥漫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同时,推己及人,常常念及我们的学生,在这样如花的年纪,能播下一颗快乐的种子,根植于幼小的心田,开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