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敏感地意识到,从现在起,信息化浪潮已经裹挟着“未来学校”“未来学生”以及“未来教育”等敏感的概念、模式扑面而来,我们将和所有社会人一样遭遇一个要摧毁所有“僵化的事物”的时代。但我们知道,尽管世界在变,保有人类天性的本质不会变,教育促使人的心灵成长的使命不会变,依靠行动找到出路的策略不会变。 我们在反复的思想碰撞中体认到,面对未来已来的浪潮,排斥抵抗只能导致自我的消亡,加速成长才能在浪尖上优雅地舞蹈一场。
我们懂得,成长是与传统惯性的持续交锋和对抗,成长是日进一寸从旧我奔向新我的一种否定,成长是毛虫化蝶般蜕变,成长是向着未来世界伸出的触角,成长是历经风雨之后的彩虹,成长是时光赐予生命的最好礼物。
我们知道,成长需要锚定方向,只有在高度职业认同下,以宗教般的情结,找到自己的生命原型,老老实实地向下扎根,蓬蓬勃勃地向上开花,才能以最美的姿态站立在未来的教育世界。成长需要汲取充足的养分,专业阅读能够为自己开启一扇扇打量世界的窗,获得点亮心灵的光,支撑起一个宏大的精神世界,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能够让我们对惯常的教育事件、教育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和警觉,让往事在文字中永存,让生命在词句中重现,让我们有底气地赴一场深层的思考之旅,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能够让我们牵手相同尺码的人,彼此传递温暖,彼此交换能量,彼此合作欣赏,在建立同僚式的伙伴关系中,以一群人的力量去追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们深知,守住一间教室,呵护童年的五彩斑斓,新教育的教师成长就找到了对抗平庸的主战场,就有资格喊出“我就是这间教室里的王”;重塑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让儿童站到课堂中央,演绎学教翻转的课堂风景,新教育的教师就能看见课堂里学生真正学习的模样成长,拥有“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的担当;以世界的目光、中国的情怀、乡土的立场,研发卓越课程,让课程还原育人温暖,在经纬课程的天地里,新教育教师的成长就有了卓越的朝向,我们自己就能成为孩子们一生铭记的榜样。
我们认同,新教育人追逐成长,并不意味着要在守成和创新的二元对立中作出抉择,因为教育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成长的现代性需要在亘古的田园精神中,寻找自己灵魂静放的家园。能够尽情放逐精神生命的乡村田园,也许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乐园,也将是我们新教育人值得去坚守、去缔造的自由国度。
我们懂得,在成长的路上需要谨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
我们坚信,只要想成长,事事皆可成长,时时皆可成长,人人皆可成长。让我们从今天起,激活蛰伏在心底里不甘平庸的愿望,从此岸出发,向着明亮那方,去约会幸福成长路上的熙熙攘攘。
成长,向着世界开一朵属于自己的花,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