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指导幼儿计数学习中,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不能够拔苗助长,在《幼儿园指导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和组织要充分 考虑孩子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要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要满足幼儿的现有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皮亚杰在幼儿认知或心智成长和发展阶段中提出,0—2岁为感知运动阶段,2—7岁为前运算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我们要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让幼儿幼通过触摸、闻、看、听、动作等去认识物体,发展物体识别能力。让孩子掌握物体特征的信息,玩具汽车和路上开的汽车比一比,让幼儿感知大小、多种形状的饼干、玩具让幼儿感知不同的形状,让幼儿用所具有的信息特征来分辨识别物体。在前运算阶段。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的重要特征,语言表达大与小、轻与重、方与圆、长与短。在这一阶段幼儿能够进行如计数、一一对应、形状、空间、比较、排序和分类。幼儿的思维从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及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幼儿运动这三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效果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所以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3—4岁的幼儿能够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4—5岁的幼儿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大小。5—6岁的幼儿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左右。
涛涛3岁上学前班,老师进行小动物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准备了小猫的图片卡3张,小鸡的图片卡4张,小狗的图片5张。老师和小朋友点数卡片,“小朋友先来看看小鸡有几张?”老师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带领幼儿一起数:“1、2、3、4数到4就是4,一共有4张小鸡的图片。”当老师带幼儿一起数的时候涛涛能够跟着老师说。但涛涛单独点,他不是点漏掉的图片,就是上一个图片数的2下一个就数到5上了,可也讲不出图片的总数。就算后来老师指导他点数,告诉了他总共是4只小鸡,但是再次让涛涛数他依然不能准确点数。这是涛涛刚接触计数没有多久,之后孩子自己对点数很感兴趣,经常点数生活中看到的东西,通过大量的操作和经验的积累,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的提高,当涛涛4岁的时候,有一天在区角游戏娃娃家中,发现涛涛开始点数娃娃吃的东西,他指一个鸡蛋数一下:“1、2、3、4、5”,最后数完了他说:“一共有5个鸡蛋”。
儿童要正确的计数,首先必须知道数词的正确循序,并且眼睛、手、言语和记忆要协调一致,2到3岁的孩子处于协调的快速发展期只适合记忆技术。所以这一阶段要让幼儿熟练数字的顺序。4---5岁儿童身体发展速度放慢,眼、手、和记忆的协调开始成熟,理解计数技能的发展开始追上记忆技术技能的发展,是学习掌握理解计数经验和能力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