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过了五月,学校改夏季作息时间,孩子们开始午睡,这骄阳下的校园静谧舒心。有些老师治班有方,自个儿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备课或小眯会儿,班上学生能酣然入睡,我喜欢天天在班上陪着,孩子们睡觉帮着把窗户关上而后看点闲书顺便胡思乱想,真好。
今天,班上孩子睡眼惺忪地醒来,看他们还在哈欠连天,突发奇想:“你们睡觉老师看书没打扰你们吧,下面老师趴在讲台上睡会儿,你们看四十分钟书,可好?”孩子们点头,眼睛陡然变得亮闪闪的。
二
二年级的小丫头回家闹:“明天老师要介绍一种游戏,一定要大家没玩过的新鲜的。”想来想去就教她“抓子儿”吧。用布缝了五个小袋子,里面装了米。先一把洒落,再捏一个在手作母儿,将母儿抛在空中,赶紧拾一个子儿还要接住落下的母儿,分四次拾完,这是第一节,第二节桌上的两次拾完,一次俩。第三节还是两次完成,一回仨一回一。第四节则要一网打尽,笑着告诉她最后的美好结局——母子团聚。其实接下来可以换成另一只手重新来过,我知道游戏还有另外的玩法可是忘了,因为太过古老,记忆淡了.
古老的成了最新鲜的,轮回罢了。
三
也做了这三厘米见方的五个小袋子拿到自己班上,六年级的孩子说:“是沙袋,可以投掷。”没有介绍将五个袋子洒在讲台上,而后逐个捡拾,两个两个捡拾,三个四个一齐捡拾,孩子们惊讶不已,想不到五大三粗的男老师也有一只灵巧的手。换做另一只手重新来过,开始惊呼了,左右开弓的老师太厉害。告诉他们:这叫拿muo(读上声)儿,也叫拾子儿,是一个不错的游戏,晚上可以回家自己做一做体会其中妙处。
四
次日,学生交流游戏心得:小裁小剪小缝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训练了手眼协调,真的,抓子儿眼睛要不断上下看,不光可以保护视力还能够挤压生活中被电视电脑霸占的时间。
接着跟他们讲了抽僵尸(俗称抽僵木头),面对“僵尸”不免怒从心生,每一次皮鞭落下总是竭尽全力,能训练臂部肌肉瞬间爆发力,比当下玩具店里形形色色的战斗陀螺更经济更有益。讲了滚铁环,与小伙伴一起玩可以比哪个滚得更快,人几乎是追着铁环走,奔跑自然快疾,有时也会比着谁滚得更慢,需要控制安静,做到心手合一……
一节课时间很短,于是有了一篇习作——那些古老而又新鲜的游戏。
五
晚上,一个人在家到爸妈那儿去蹭饭,三个人围着一个小桌子,有鱼有肉有最喜欢的咸菜炒蚕豆,蚕豆碧绿,体型已经够大了,但里面的瓣儿小巧,土灶铁锅过一遍,外皮皱巴巴的。父亲对我说:“这蚕豆看起来嫩,怎么吃起来皮这么厚。”埋怨归埋怨,皮还是吃了,我也是,蚕豆也不愿意这么早和咸菜混在一块,再等些日子,里面饱满外皮自然撑薄,真不是蚕豆的好时候。
桌上还有一碗番茄蛋汤,母亲劝我用勺子多喝几口。
回了句:“中午的学校食堂里经常能吃到。”
“哦”母亲不说话了。一旁喝酒的父亲搭腔:“这汤肯定好喝,临晚了你妈特地到养鸭的‘虾笼’(一个老人的绰号,特别精明,像虾笼只进不出)才买的蛋,拿回家还热乎乎的。”喝了几口,确实不错。
晚上回家,收到一条资讯共享短信:今日立夏,告别春,夏始。风俗食物有嫩蚕豆、立夏饭、立夏蛋。
我又想起了那张小桌子。(乙未年5月6日立夏)
六
入了夏,空气中开始夹了些火星儿,人也困乏,语文老师每天有很多作业批改:写字(硬笔软笔)、补充习题、读书笔记,少不了的还有作文、日记。喜欢批改学生日记,因为里面的语言真实,重要的是我可以在本子上随随便便写几句,字也可以写得随便。作文就不同,要什么眉批总批,因为学校定期组织检查批语还要写得工整。说实话,有些作文写得好,一口气读下来打个“优”标上日期,在某几个特别精彩的词句下面画些小圈,很痛快,可为了证明老师认真读过非要写上眉批总批而且要字迹工整不太适应,于是这暖烘烘的中午看着厚厚一摞作文本就有些犯困。今天手上有了一本散文集《荷塘月色》,读了《歌声》《 忆跋》两篇神清气爽,赶紧放下,告诉自己每改好六本作文奖励一篇美丽散文。
有了盼头,批改作业的笔开始平稳了。
七
早晨在公交车上花费一个小时赶到学校,时间卡得很紧,入了夏乡下的菜籽黄了大麦黄了,一些在城里陪读的长者早上回家,晚上再进城,赶着太阳星儿干些活计,车上拥挤且因为他们的上上下下车速减慢,上班偶尔迟到四五分钟,也没有怨言,毕竟地里的农活不等人。
路上站台还会有一些年纪大的,鬓发花白飘舞在晨风中,他们看不清车上的数字也不知道每辆车的目的地所在,见车就招手,问了司机有笑着上车的,也有羞赧地笑着摇手的。司机停车再启动,安然,老人家出门都不容易,老吾老及人之老不是说说,需要尊重需要宽容。
想起参加的一次的篮球比赛,自己老大不小的,也被一群小伙子带着玩,心里知道他们看重的是我还算强壮的身子骨更因为内里的血性。遇到一个三校拼凑而成的所谓“强队”,他们个子高技术全面,拼了命的防守组织他们的进攻,因为自己的技术粗糙,上半场五次犯规下场,本无所埋怨,但是我们面对的三校拼凑而成的“强对”竟然集体欢呼,倒有点不知所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