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母亲节的夜晚,在泗洪花园口广场南侧的十字路口的霓虹灯海里,一边练唱着陈百强的《凝望》,一边看着微信群里师范同学20周年聚会的互动,突然间感觉这座美丽的城市其实与我如此接近,到目前为止,这是除了泰州之外,居住最久的第二故乡了。

交通信号红绿转换,熙熙攘攘的人群或是东西南北穿过马路,或是圈画着不同方向的直角弧度,停的停,走的走,转的转,在我眼前来回穿梭。我没有注意到谁,谁也没有注意到我,彼此毫不相干,似乎会这样永远平行下去。这多像王家卫的电影,没有独白的话,似乎感觉这个世界连自己都不存在了,于是陌生的城市,熟悉的角落里,才发现与自己渐行渐远的不是生活着的城市,而是那个曾经的我。

杨絮满城,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飘忽不定,似乎并没有借助什么,却总是停不下来。没曾想,更没曾考证,它们最终到哪里去了,一声不吭地就消失不见了。今年走了,明年也会回来;明年走了,后年又会来。没有打过一声招呼。没有痕迹,但却确实划过,只是当我们注意到它时,才发现又飘过一年了;凝望它时,也许如同那歌声,已飘过20年了。当年因为它而有过的惊奇、叹息、无奈、欣赏……都会重现了,不过人变了,人的心境也变了。呜呼!日升日落,云卷云舒,车来车往,如此地沧海桑田,时间不就是这样悄悄溜走的吗?20年里每一天不都是在这样地度过去的吗?杨絮还在飘,只是凝望着它飘的人也时过境迁了,驻足凝望的那个地方也已经物是人非了。  

伤春易逝,这真是个多愁善感的季节!每每陡然发现春已去时,太多想赶紧跟住春的脚步,但总是只留下春的幻象,其实这幻象更有诗意和情趣,那是春天的美妙与生机以另一种更具感召力的方式存在,就像在人群中,一再凝望着的她,让人全身触电,不禁心神如一,于喧嚣中觅得宁静,于寂寞中敞开心扉,便纵有千种风情千言万语,依然如风梳沃野,娓娓道来。秋天让人想家,春天使人怀念!

20年了,总有太多过去的人和事值得怀念和梳理,人生或是教育生涯都将进入下半场,或是雄心壮志未泯,或是矢志蹉跎岁月,不论未来将去向何方,总是必要和有益的。关于教育教学的心路变迁,我在《我的教育梦》里作了描述和总结,2015年刊登在《教育周刊》上。特别要感谢主编杨华中先生,这给了在低谷中的我以巨大信心,不啻于感觉在寒夜里遇着同路人,让我在那段幽暗灰色的岁月中,不再失望彷徨,寻着了脚下早该走的路。

也许明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计划内、预料外的变迁,那可以在《我的教育梦》里再做延续,但每次变迁总会遇着新的人和事,总有新的收获和成长。谁都离不开辩证法的桎梏,谁都会在矛盾中向前进,向更远更高更美的方向质变。那些就留给将来,今天却要用另一种方式来回忆和记载过去的20年吧!

“过去完美印象,能遇上怎么好反抗,愿意打开心里爱恋,凝望千万趟。”夜深人静,音乐还在一直循环,只是我早已无法开口吟唱了。儿子入睡前喜欢我抚摸着他的头,随着他均匀而有节奏的呼吸,我的思绪也开始向更早的过去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