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响应国家二胎政策的号召,今年接手小班的时候不出意外,有超过半数的孩子是家中的二宝,而特别的是我们班还有很多“回头客”。

所谓“回头客”就是大宝刚刚从我们的大班毕业,二宝就又接着来幼儿园上小班了,也很巧,这些“回头客”分别有“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姐姐弟弟”以及“哥哥妹妹”基本囊括了所有的类型,甚至其中还包括了一对双胞胎。我要说的就是“回头客”的那些事儿。
和这些“回头客”的家长交流起来是轻车熟路的,而这些孩子们呢,长着一张相似的脸,性格却和哥哥姐姐们大相径庭,1号姐姐妹妹家庭中的姐姐然然是个内敛要强的孩子,稳重话少,游戏活动中常常一言不发却总要做的最好,而妹妹恬恬是个小话唠,我带了姐姐三年从来不知道,奶奶喜欢打牌,每天爷爷在家做饭。还有妈妈在家看什么电视剧,姐姐每次考试都得第一……小班开学没多久,这些事恬恬就全唠给我听了,还会偶尔跟我抱怨姐姐总是嫌她吵。我盯着她神采飞扬的小脸想着,怕是姐姐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省下的话,都要被她给说了去了。

2号哥哥弟弟家庭就住在一号家庭的楼下,哥哥佰哥在男孩子中算是有点胆小,不太善于和其他小朋友们交流,这样一来和平时话少的姐姐然然也没有太多的交往,我也是到大班快毕业才知道他们两家是邻居,而弟弟小雨却是个很大胆的小男子汉,和男孩子们一起的时候从不吃亏,明确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只对恬恬流露出害羞的表情,分享他的玩具。和妹妹恬恬也可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了。

3号姐姐弟弟家庭,弟弟豪豪显得比同龄的孩子稚嫩很多,常常把姐姐挂在嘴上,“我姐姐……”是他的口头禅,有段时间总听他对别的小朋友说要接姐姐放学。有时我便故意逗他“今天姐姐提前先回家了,豪豪不用接姐姐了”他就有点急了,努力用他那稚嫩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解释,我我我,今天……跟姐姐说了说了,我等姐姐,说了的……根据我对姐弟俩的了解,可能是因为姐姐可可心思细腻又善解人意,平时对弟弟爱护有加,所以弟弟对姐姐很是依赖,看的出很多二宝家庭的小矛盾,几乎从来没有他们身上发生,可谓是别人家的姐弟了。

最后4号哥哥妹妹家庭呢,妹妹向宇、丽宇是对双胞胎,她们是“回头客”中唯一性格和哥哥有点相似的,但又各有不同,相似的是和小朋友们相处时都有些怯生生的,不同的是哥哥天宇在上幼儿园还会有和其他小朋友简单交流、合作,而妹妹们似乎是眼中只有对方,刚开学时,两个人几乎是连体婴一样的存在,干什么都要在一起,一个上厕所一个还要在边儿上拉着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为此,我们老师们也是想尽了办法,先是把她们的座位中间隔开一点距离,再隔开一个小朋友、两个,再坐在对面,再坐斜对面。分组游戏故意把她们分在不同的组等等,促使她们不得不和其他小朋友有交流。幸运的是,事情确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两个小姑娘现在也能自己独立的做自己的事情了,再也没有妹妹哭着找姐姐,姐姐死拉着不松手的情况发生了。

这些“回头客”让我知道,虽然都来自同样的家庭,但每个孩子的都是完整而不同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独到的想法,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她们的不同,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的发展,支持孩子的想法,成为孩子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