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牛”是我们六年级组申报完美办公室的名称,它通俗而有代表性。“孺子”是古时对小孩子的称谓。“孺子牛”出自《左传》中的一个典故:春秋时,齐景公与儿子嬉戏,景公叼着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这个千古传颂的“爱子”故事后来成为人们赞誉的美德。
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自嘲》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我把身边的同事称作勤勉的“孺子牛”,这是因为:北校区六年级组的十位老师中,五位是中共党员,三位年龄在50周岁以上,四位在45周岁以上,只有一位不足30岁,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是我校平均年龄最大的一个年级组。但这些教师任劳任怨地工作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具有勤勉踏实的“孺子牛”精神。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故事都让我感动,为他们点赞,我倍感荣幸。
德高望重的黄大明主任是六年级组年龄最长的老前辈,是一头名副其实的“老黄牛”“领头牛”。去年,他的老父亲身体一直不好。为了做到学校与家庭工作两不误,他专门请了一名护工精心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八小时之外,他是无微不至地陪护老人,一有情况就送老人去医院;为老人打针,陪老人聊天,安抚老人情绪……这些对他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为了照顾好老人,他推掉了好多工作上、生活中的应酬,为的就是能多陪陪老人家,尽到为人子的责任,真算得上是孝子中的楷模。可一到学校,他不是在班级中上课,就是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或埋头钻研教材;或修改学生习作;或撰写领导交予的各种稿件、各类总结,甘为绿叶,无怨无悔;或上传教师学生的文章等。在他的亲力亲为下,我校上传的师生作品名列姜堰教育网的首位。去年10月,他撰写的文章《监督诚可贵 慎独价更高》在区第九届“校园廉洁文化活动周”中荣获一等奖。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学校交给他的任务,他总会尽善尽美地完成。
周金华主任算得上是北校区最忙的人之一。他除了尽心尽力做好纷繁复杂的教导处各项工作外,还负责六(1)班的数学教学。因为我与他同班,所以经常看到周主任在中午和晚上放学后都会提着一个重重的无纺布袋子回家,里面装的是全是学生的作业、试卷、备课用书等等,我劝他回家后就不要再拼命工作了,他总说:白天在学校的时间较紧,工作较多,如果再不利用中午、晚上的时间备课改作业的话,就会欠学生更多的“债”。多么朴实又感人的话语啊!
去年9月,周主任的母亲病倒了。在陪同母亲去南京看病期间,他仍牵挂学校的教导工作,经常在电话中指导新走上管理岗位的谢素华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从南京回来,已是星期天的傍晚,他顾不上回家,就来到了学校,指导同事们完善教育技术督导装备的各项资料,令我们整理资料的老师感动不已。姜庭藩、丁玉兰两位党员老师堪称是年级组同事的知心大哥大姐,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同事们在生活中、工作中一遇到困难,总爱向他们倾诉,他们也总是乐于及时给予高效、有力的帮助,在他们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之下,六年级组每位教师的团结和谐、向善向上的幸福指数倍增。
陈佩芬老师一贯以爱生如子,治班严谨著称,她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社会上影响较高,家长都乐于且放心将孩子交给她。上学期,她出镜率较高:个人被评为区“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写入了《红烛颂》和《姜堰日报》,姜堰电视台对她作了专题采访,撰写的主题班会案例获区一等奖。
王红梅老师虽然孩子上初三,但是她工作有条不紊,上课激情四射,辅导学生耐心细致。在三区三校联谊活动中,所上的一节英语课Unit3《holiday Fun 》获得泰州市领导、专家的一致好评。她辅导并参加的英语“师生共读”视频获区特等奖。
陈长官老师虽然上学期刚从沈高来到我校交流,但他不把自己当外人,很快融入了我们这个大家庭。一有空就钻进教室,带头打扫教室卫生,找特殊学生及其家长谈心,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等,一工作起来就常忘记了时间。同事们有了电脑、网络学习等方面的问题,他也会不厌其烦地进行指导。学校的田径队、足球队在他的精心管理与训练下,有了起色。在区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朱慧老师是我组最年轻的“牛犊子”,她虚心好学,舍得吃苦,待人谦和,具有开拓精神。在教学之余,非常重视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她积极参加了各种电化教学、音乐技能和英语基本功等培训。对别人的要求总是有求必应,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学校、老师制作视频、课件,常常是伴着星星回家。她一心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晚放学后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补差,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可以这样说,六年级组每天走得最晚的就是她啦。所撰写的论文《浅谈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和《也谈“泰微课”的制作攻略》均获得姜堰区一等奖。撰写的微创新实践案例《班级抢“红包”》获区二等奖;在小学英语教师课件制作大赛中获区三等奖。
点赞了一番别人,我也来为自己点赞。本学期,我也没闲着,撰写的微创新案例“互换作业日”获泰州市优秀案例,区特等奖,并在11月份的小学校长月度例会上进行了推介;负责编写的课程整合《专题研究》 获区特等奖,先后面向区、市两级领导进行现场展示。参加区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三等奖;面向教师发展学校的老师做了“我的班级我做主”的班主任经验交流;面向北校区六年级师生做了“我眼中的东桥”
薪火传承专题讲座。
这一学期,在集体总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年级组同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之下,我组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集体和个人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六年级语文在泰州市联考中名列全区前茅;六(2)班的黄心怡、六(1)班的李心源同学出版了个人的作文集;六(1)班的黄可心同学在江苏省“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之“小小百家讲坛”系列活动主题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六(1)班的李茂诚同学在江苏省“七彩语文杯”书法大赛中获一等奖,在泰州市、姜堰区组织的书法大赛中均荣获一等奖;六(1)班的李茂诚、六(2)班的王浩宇、六(3)班的杨逸凡在区“交通安全知识大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十多名学生的习作在区书香伴成长、廉洁征文等活动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黄大明、陈佩芬、姜庭藩、陈岚在“凤凰书城杯”书香伴成长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数十名同学的习作公开发表在《阅读》《时代语文报》《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教育周刊》、姜堰教育网上;
…………
走过激动,走过欣喜,衷心感谢我年级组这群勤勉的“孺子牛”。我相信,北校区六年级组的这群“孺子牛”们一定会继续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为把孺子培养成才,甘愿在第二个百年东桥这方热土上播洒希望,执着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