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我都懂,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传播率极高。普遍人也都认同,为何会导致如此呢?

因为道理是句口号,是理论;过好则是行动,要实践。理论联系实践才是必胜法宝。多数时候我们充当了知识的高手,却是行动派里的弱者。

知识位于价值里面最基础的层面,它是会拓宽你的视野。在这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更新着海量知识,铺天盖地如潮水般向我们涌来,让人应接不暇,很容易产生焦虑感,害怕被社会淘汰,继而如饥似渴的想统收囊中,尽为己有。可大脑的记忆是如此有限,这么做只是徒劳。这就要我们有所甄别筛选,尽可能吸收对自己的工作或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切莫贪恋心灵鸡汤文,那就是让你拒绝成长,心安理得地接受现状,虚度光阴而已。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是被误解的,知识本身没有力量,使用知识才能有力量;有了兴趣才会学得好,这句话因果关系是倒置的,只有先学好了才会继而产生兴趣,否则只有兴趣,却总受挫,哪来那么多热情产生呢?所以知识能提升我们的底层认知。

有了知识就要去践行。就像你看到一张好的设计图纸,如果不去行动装修,你永远只能望梅止渴,不能享用。我们知道要减肥就是要多锻炼,可偏不愿迈腿;我们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可偏停不下来;我们知道对孩子要正面教育,可偏做出打击和伤害的行为……

有人说知易行难,这话不假,可生命的意义就是要多增加体验。只有去尝试、挑战,内心才会释然,不再纠结自己不作为,过得乏味。很多时候,只要你跨出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

拿我来说吧,我也是宅女不爱动,我知道运动的益处很大,可只要回到楼层高的家里,我就只想葛优躺。当我的潜意识想要去走时,意识层面总是抗拒,我就用倒垃圾或买东西这些助推让我出门,等走到楼下整个人就会神清气爽,脚步停不下来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锻炼任务。

曾经我以为自己也算是个好学上进的人。不翻朋友圈、不逛街购物、不追剧热聊,就是看看知识类的公众号文章,听听音乐、讲书,看看高分电影等。可是内心始终觉得空洞,怎么也塞不满似的,无聊感时而侵袭,日子过得也没起色,平淡无味。

后来才知道,好多的牛人都曾有过压抑迷茫期。之所以能蜕变崛起是因为他们选准目标、坚持落实行动并经常反思改进方法。我们普通人也许并非能个个成为社会标配的成功人士,但一定也会成为周围人眼里的优秀人士。而你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让生命更有意义。

于是我重新拿起手中的笔,开始了写作。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然后在简书里投稿,让我没想到的是多数居然被收录进专辑。我又发到朋友圈里,也收到了朋友们的肯定和鼓励。依然还记得初次小成后的幸福感是金钱所无法能给予的,这是对我价值的肯定,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当然也有不理想的文章,不过只要我不放弃,相信写作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获。

所以朋友,请给自己确定一个目标开始执行吧。想写作的就拿起笔每天出点东西,哪怕就是你一天的总结也有价值,它能让你留住时间,记得当下;想学英语的就每天认几个单词读利索啦;想瘦身的就每天跑半个小时燃脂出汗吧……只要你行动起来,时间会告诉你:这一切都没有白费,你已经令人刮目相看啦!

最后窜改几句广告语作为结尾:要想解忧,唯有行动。每天一小步,幸福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