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科学预测

        2019高考从试卷结构安排,内容、题量、赋分来看,必考内容(160分),语言文字运用,4小题,减少了1小题。词语运用、排序衔接、语言得体(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修辞(或古诗名句运用理解、理解提取信息、图表题),难度不会太大。

      古诗文阅读7题39分,增加了2分。名句名篇默写范围没有变化,古诗鉴赏更突出内容理解,情感题、概括题或赏析语句题,难度稳定。估计文言文增加2分,题量又不增加,文言文翻译加大考查力度和难度,翻译时可能要兼顾文化常识,但文本阅读难度不会加大,不会为难考生。文言实词推断语境义的能力要强化。

      现代文阅读由2篇增加到3篇,分值由38分增加到39分,与古诗文阅读并重。文学作品、论述类、实用类同时考查。文学作品由20分4小题变化为15分3小题,估计有1题为选择题。分值变化预示难度降低,从《考试说明》所给样题来看,小说考查将一如既往。而小说考查无法绕开人物形象题,主旨探究题,其他如情节、环境、语言特色等将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有所降低,与全国卷保持高度一致。论述类文本阅读,由原来的3题18分的主观表达题改为12分有主观、客观题,估计2道题选择题1道主观表达题,难度也降低了。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要求是筛选、归纳、整理、表达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关键是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语句含意的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要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实际上是三、四段相关的语段阅读,只要认真阅读、理解、把握好每一小段,具有语段的阅读能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表达题都是手到擒来的。一般来说,所提供的语段包括概念解说、现状展示或历史演变、未来展望或实施措施。

      新课标要求高考要增加阅读量,一是文本数量增加一篇,二是文本阅读长度增加,三是选择题数量增加,阅读量加大。但是主观题的题量并没有增加,书写量没有增加,思维含量加大。

      从理论上来说,客观选择题比主观表达题更容易拿分。毕竟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可供比较,能启发考生思维,筛选、排除、验证,作出准确判断。10-11道选择题30-33分,要力争不失分,最多错1小题。名句默写确保7分争取8分。除作文外的其余8道主观表达题共49分,难度最大的能力层级最高的就是探究题,只要思维全面,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掌握了应对技巧,完全可以化难为易,获取比较理想的分数。

      作文目标不能满足于四类卷,要立足三类,目标二类。只要训练指导得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私人定制,个性化写作,高考作文特有作为。

     《考试说明》试题难易比例表述为容易题、中等题、难题三者的比例为3:5:2。只要我们科学备考,扎实训练,确保80-85%,语文分数将是128-136!语文高分出现了。在此基础上再打八折或八五折,得分将是102.4-108.8!至少语文高考不拖后退了。不拖后腿就是最大贡献!只要学生语文成绩达到或保持中考语文成绩,语文学科就是名副其实的王者学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