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同事说,早读课一下,他就把批改赋分后学生的早读检测答题纸,拿去扫描上传“入库”。不知何时开始,我们老师批改作业后一律上传到指定网站,以便学校检查。老师都是良民,坚决按照上级要求,作业批改一定要留下“今生今世的证据”,免得可能有不必要的麻烦。

扫描结束,全班实交作业49人(有几个同学外出学习专业艺术),全都异常,需要逐一处理。打开“处理”页面,提示“定位异常”。原来答案纸设计了2面,其中一面是空白,却有“定位点”,电脑无法准确定位。异常无法处理,也就无法生成成绩数据。

将这一“事故”在备课组群里说明,以便表明不是他作业没有批改,而是电脑显示出现问题了。答案纸制作老师刚好看到了,竭力辩护,答案纸设计没有问题,“是你没有点击生成报告”。他按照有关程序操作,电脑确实显示“定位出错”,我是有依据的,用事实说活。没有经过事实证明,怎么可以随便表态呢?而且是推卸责任的表态!“没有人对你说’不’是长不大的”,他总是常用这样的话来结束尴尬的对话。

因为空白页设计了定位点,导致电脑无法定位。他自作聪明地把答案纸发给学生,让学生把空白页裁去,然后再次扫描。结果仍然是无法定位。接着,另一个老师表示遇到了同样的情况,紧接着又要有一老师在群里回复“同上”。

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弄清楚问题产生的原因,想办法解决,以便后续工作。不顾实际情况,一概予以否认,“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真不知道这位老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如何理解感悟苏轼求实质疑精神的!他还有18个月退休,工作总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作业批改总是及时上传,学生和家长也能第一时间看到学生的作业或练习、考试情况。

电脑很精明,来不得半点不精准,一旦有些微差错,立即“报警”。“微处见章”就是这个意思,以小见大。答案纸定位不准,大不了浪费老师和学生的一点点时间,无大妨碍。一旦教学定位不准,复习偏离航向,那可是不小的罪过。

不禁联想到“实词推断”。看到这样的标题,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实词怎么推断?表达不完整,应该是“实词词义推断”!

高考文言文考查,重点考查实词运用,关联教材。积累实词,推断词义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语境推断、语法推断、语义推断、结构推断、字形推断、成语推断等,不管什么推断方法,只要能快速推断出实词词义即可。“推断”与事实是两回事。如何验证推断的正确性?有依据,能自圆其说。没有依据,不能自圆其说的推断是毫无意义的。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用事实说话,有时真相也有欺骗性。“沉默的数据”就是真相不在现场。但“事非经历不知难”是确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