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关注考试数据
2025-03-25 08:35:22
各校都比较重视的南通二模考试已经揭晓,我们8班语文成绩取得了预期的成绩,比一模略有进步,1人进入年级1前10名(121分),均分名次也达标了,作文均分超过了45分,达45分,仅次于文科强化班。遗憾的是没有1题是全班都全对的。下一阶段的目标已经明显呈现:在现有基础上再提升一点点;110分及以上人数要突破两位数。
南通二模语文试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语文素养要求很高。好几道题值得思考。
第4题材料一第二段列举了较多事实,有哪些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从设问来看,命题指向议论文列举事实作用,无非是论证××论点,增强说理力度之类。但是,官方答案却不是这样,要求对列举事实的概括!误导了不少考生。
2023年新高考1卷第4题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4分)
考查要求相同,设问却大不不同!
第8题:本文通过儿童视角和成年回望两个维度,写出了作者对童年城堡生活的复杂情感。请从儿童维度简要分析。(4分)
“儿童视角”“成人回望”的提示语干扰、迷惑了考生,题干要求答出作者童年城堡生活的复杂情感即可。关键词是复杂情感而不是儿童视角。
第9题:文章写“我”对城堡的记忆,为什么以“我们的城堡”为题?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相当多的考生回答了“为什么以‘我们的城堡’为题”,从内容、主旨、形式、手法等角度回答,思维方向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命题意图却是要求考生回答“为何用‘我们’而不是‘我’”!6分题,全市均分只有2.2分!
语言表达第20题: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表述不够简洁,请进行压缩。要求:不改变原意,内容完整,不超过60个字。(4分)
无论是勾勒色彩斑斓的画笔与洁白无瑕的画纸的轻柔摩擦声、赋予冰冷金属以灵动生命的有节奏的机械齿轮的碰撞声,还是编织智慧的将复杂逻辑转化为精准指令的敲击键盘的清脆声,都仿佛是创造者心灵的律动,更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兴趣与热爱的深情回响。
题干中“语句表述不够简洁”明显暗示考生表达存在问题,要求却是“圧缩”,还不改变原意!命题意图是运用成分分析法,提取句子主干,删去附加成分。试问:删去附加成分,是否改变原意?
如果命题改为画线句子语言典雅有文采,难于理解,请以平实的语言加以转述,不得改变原意。答案还是这个!语体转换,也是句式变换,20年前高考曾经考查过!
作文审题也有类似的问题。
作文评分细则中:(3)也可以抓住“潜心钻研”关键词,论证专注力与创造力源于持之以恒的热爱与坚持。
(4)还可以论证个人的爱好、个人的选择和与社会时代需求的平衡之道。
(5)还可以结合材料中两人对自身优势的清醒认知,提出选择源于对自我的深刻理解的论点,对自我认知与精准定位深度剖析。
写作指导的第3、4、5个写作角度,“热爱和坚持”、“个人的爱好、个人的选择和与社会时代需求的平衡之道”、“自我认知与精准定位”在事例材料中都没有明显的附着点,属于过度阐释、无中生有。传统的材料作文写作要求中往往有这样的表述,“作文不能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义的范围”,反观上面的3、4、5写作方向,有的是材料中没有的内容,比如“时代需求”,有的偏离了材料的含义范围,如“热爱和坚持”、“自我认知和定位”。
班级丁同学作文得分51分,就数据来看是可以的。查看原文,发现作文偏题了,只有开头引用材料与跨界转行、坚守专业有关,随后完全抛弃跨界与坚守,泛泛而谈“热爱”“坚守”。当然,热爱与坚守,与跨行、坚守有关,但确实偏离了题意。
文言文翻译“审”“下己”,不少同学文言积累有限,无畏失分。作文“审题立意”,“博学之,审问之”中“审”;《留侯论》中“屈己下人”。
学生失分是事实,数据只是表象,数据背后的信息比数据本身更有价值。
据说班主任上进心极强,与兄弟班级达线人数上相差4个人,感到有压力,乱了分寸,只要理性看待数据,500分划线,线下有499.5,499,498等7人,6门学科,总分只相差3-5分,只要稍加留意,即可反超!只要每门学科都进步3-5分,总分将增加18-30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数据!
就语文而言,信息类文本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表达运用、写作,我们都有相应的目标和要求,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个小目标,只要每一天进步一小点,量变可望引起质变。
距离高考还有70天,增分空间还很大。
行百里者半九十。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投入地学一次,忘了我自己。
狭路相逢,我们胜!
发布:姜堰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