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大都被生存竞争“卷”进来了,只顾埋头读书学习,效果还不很理想,无暇顾及人际交往,连最起码得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都不能融洽相处,将来怎么能立足社会!
记不得哪一年了。高考前夕,某同学拿着她三模的作文找她的语文老师理论:“我的作文分数被你打低了5-10分。请你帮我分析分析。”据说,该同学曾经写过这篇作文,老师给了她相当不错的分数——三类文分数而已。这次竟然被打到五类文(36--41)里了。可能平时她与她的语文老师没有交往互动,缺少沟通,老师只是怼她“写过的作文就一定得高分吗?”那个女生不服气,心不甘,一定要语文老师给她分解剖析,老师说:“这样,你要多少分,我给你多少分!”学生感觉到老师对她的敷衍,死缠着老师。老师无奈地说:“我要上课,明天这个时候你再来找我。”说完就夹着讲义上课去了。那个女生嘴里骂骂咧咧,大概是说老师不负责任吧。
老师已经上课去了,她还站在办公室不走。我平时好多管闲事,特别是语文学习方面的闲事,拿过她的作文快速扫描了一遍,斩钉截铁地说,根据高考阅卷要求,你这个分数打高了。老师对你手下留情了。我简单地列举了几条她的作文的几条硬伤,她闭嘴沉默了。
这个同学很不一般,好奇心驱使我对这个女生的留心观察。
高考前一天下午看考场。我哦和该女生乘坐同一辆大巴,到同一考点——姜中熟悉试场。我们这辆大巴负责接送两个班的在姜中、罗塘高中两个考点的学生。
上车后,我习惯地扫描全车的同学,发现该女生带着墨镜,耳朵上戴上耳机大概在尽情地享受美妙的音乐吧。在姜中看完试场后,在姜中南门内侧等待其他同学,一起步行出南门,在马路对面等待从罗塘高中返回我们学校的高考专用车。不一会儿大巴到了,我们迅速登上车子,按照原来的座位做好。可能是班主任没有注意吧,车子启动了,我告诉班主任说,好像还有一个女生没有上车。班主任点名后确认那个女生没有上车。掏出手机,要打电话给学生家长。我说,“不能。家长来了,学生又不知到哪里了。”“那怎么办呢?”“让她自己想办法!”
姜中到二中,就这么远的路程,回学校的方式很多。乘坐公交,打的,叫三轮车,或者找二中的其他送考车,跟车回来,请同车老师告知班主任。遇到这样的“突发事件”“特别考生”,要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最好把送考任务交给家长。准大学生,不能没有这一点点能力吧。
7号早晨,送考大巴准时把我们带到姜中考点。下车后,发现那个女生没有下来,稀里糊涂地跟车到了罗塘中学。这时才想起班主任,向班主任求救,班主任就是她的语文老师!高考期间,考点路段实行交通管制,没有公交,没有的士,时间急迫,怎么办?找交警!警车专送!
那个女生高考结果如何,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其实,我是把生活中的三个同学的故事嫁接到这一个同学身上了,“杂取种种合一”。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