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楠楠抓我!”“老师,楠楠把我推到地上了!”每天都有小朋友来向老师告状,“楠楠……”并且以各种理由拒绝道歉。晚上有时也有家长打来电话,告诉我孩子的手(或某些部位)受伤了,听说是叫楠楠的小男孩弄伤的……我们班上的小朋友整体都很遵守规则,与小伙伴相处虽说也会闹矛盾,但不会总出现弄伤的隋况。自从楠楠进入我们班后,这样的情况频频出现,说实话,我真有种“一棵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感觉,令我非常苦恼! 楠楠是我园上一届大班留下来的小男孩,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只能再上一年大班。正因为上了一年大班,他的表现显得像“老油条”,对于老师的要求油盐不进。怎么才能使楠楠进入“正常状态”呢?

为了不让楠楠伤害更多的小朋友,我们老师决定,每天让他陪在老师身边,尽量让他远离其他小朋友。户外活动时,老师让他排在其他小朋友的后面,提醒着他不能推前面的小朋友;起床时,老师请他帮忙折被子,好让他与其他小朋友错开下楼梯的时间;剪纸活动时,他被安排在老师身边进行……三天过去了,真的没有听到小朋友来告楠楠打人了。

但是那天早操时发生的情景让我反思“这样对他公平吗?”早操时间我担心他又会推搡其他幼儿,就让他原地休息,等着其他小朋友做完操回来后再进卧室。但是楠楠很生气地哭了,“我也要做操,我也要。”一直在旁边闹情绪。其他小朋友都做完操回教室了,委屈地说:“我也要做操,我要重新做一遍早操,我要其他小朋友陪我重新做一遍。”在老师的劝说下,他同意自己一个人重新做一遍。期间我观察了很多次,他非常投入、认真、高兴地做着早操,顿时我的心里酸酸的。

楠楠不知道怎样融人群体之中,不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说明楠楠的社会性发展不太好。在被孤立期间他很乐意帮助老师折被子,并有成就感,说明他是个热心的好孩子,并且生活自理能力很强。要求重做早操并乐在其中,说明他也是个要强的孩子,不愿落于人后。经历了这件事,我深思许久。淘气、热心、认真等这些都是幼儿的本性,它是一种精神能量,伴随着幼儿一生的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发现幼儿真正的本性,进而帮助他正常发展。第二,不要发怒。发怒会使我们失去理性,失去原有的判断。第三,不要让我们的孩子产生自卑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从他身上发现更多好的品质。更不能孤立孩子。

为了扭转楠楠在其他孩子心中的负面印象,午餐时,我与班级老师请楠楠当值日生,请他帮忙管理同组孩子,同时也提醒他做好榜样;午睡前,让他帮不会脱衣服的小朋友脱衣服,一方面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他与伙伴嬉闹的机会。平时一发现他有小小的进步,就会当着其他孩子的面表扬鼓励他。渐渐地,楠楠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个坏孩子了,大家都开始喜欢他了,也都跟他做好朋友了,相信以后的楠楠会越来越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