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校掀起了追求“学习共同体”理想课堂的样子,我想佐藤学教授所传输的一种教育理念应该是深入学生心灵的一种教育观念,一种师生共享的教育生活。
    闲暇之余继续捧起杨九俊老师的《幸福教育的样子》第三集——蓬勃生长欢乐颂这本书,为了看太阳,为了追求幸福教育,做一个有教育情怀的幸福教育人,我读了《学会思考》这篇文章。给我启发很大。
    教育思想,是人们对教育理解并关注实践的观念形态。杨老师引用了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正是先进思想的领导,整座校园才能焕发出光泽、光亮、光彩。我想到了全区在还没有开展“学习共同体”活动之前,朱校长就已经在校园微信群里推荐了“学习共同体”公众号,引导我们去了解“学习共同体”,带领全校师生一起追寻“学习共同体”的理想课堂,以学科为载体,开展“学习共同体”课堂展示活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思想、情感在交汇。不正是呈现了一位优秀校长的先进教育思想吗?在和美向上的校园里我们真的很幸福。
    思想源于情怀,有了教育追求,我们才会对教育进行认真思考。文中给我阐述了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要抓住思考的重点、要争取思考的时间三方面内容。思考有助于改进实践,作为一线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主要教育生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师生信息交流的场所。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体,我们只有学会思考,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处于主动,勤于反思,重于实践,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教育才有力量。我想这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一种常态。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我在努力。我曾经经历过小乐器教学带来的烦恼:学生上课忘带、课上乱吹的现象。今年这一学期我恰逢接手三年级,教材上也有竖笛的教学要求,面对一个班二十几位学生,我迈开了竖笛教学的勇气,设计了“竖笛点赞台”记录表,每节课上课之前,开展“快乐小乐手”演奏会,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评、他评等评价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践一段时间后,我发现班上总是那几位学生自告奋勇,课后我又认真反思,如何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器乐的积极性,提高全班学生的演奏能力呢?器乐演奏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为此我又进行了尝试,将班上同学分成四大组,组长由每节课都愿意上台的超级小乐手担任,小组长自己挑选组员,四组进行PK赛,比一比哪一组吹得最优美动听,老师为组长点赞,组长为自己这一组的小组员点赞,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小组合作的形式不仅增进了友谊,获得了丰富的音乐体验,而且也锻炼了合作的能力,给全班同学树立了学习演奏小乐器的信心,校园里时常听到悠扬的笛声,这支神奇的魔笛奏响了学生心灵深处的乐音,学生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很快乐。
    学会思考,始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倾听儿童的声音,设计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活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率。让我们在学生的心灵里播下快乐的音乐种子,一起享受音乐、热爱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