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活应该多留给孩子一些值得记忆与难忘
—— 参观东桥小学校本课程点滴感悟
9月26日,全区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在东桥中心小学举行,活动之一参观东桥北校区班本课程建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班本课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从内心出发对此次班本课程展示没有多大期待,但走进东桥小学北校区大门,就被偌大的活动场面震撼和吸引,所见所闻与脑海里想象的迥然不同。通过看展板、听介绍、与师生交流得知此次展示的是五年级4班班本课程“荷文化”,亲临现场,孩子们尽情尽情咏荷、说荷、唱荷、赞荷,尤其是孩子们在老师、家长指导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将自己的班本课程成果一一展示,真是令人耳目一新,看着展示台上孩子们精心制作的“作品”,品味孩子们辛勤劳动之果,感觉这不仅是一堂生动有趣的班本课程,更是一道丰盛的“大餐”,无论是班本课程主人还是每一位与会者一定会觉得有滋有味,可以想象,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融入生活的那情那景一定是兴奋和终生难忘的。当他们赤脚在藕塘用双手挖出藕时那种心情是语言无法描述的。在这样的班本课程研究学习中,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锻炼了身体,提升了技能。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是渴望的,对他们来说更是久违的。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都是被“圈养”着,眼前的活动不禁勾起我的回忆,记得刚刚工作时,春天是孩子们最向往的季节,不仅因为阳春三月,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和春天有个“约会”。放风筝、春游都是孩子们翘首期盼的。那时学校是村小,但地理条件非常优越,学校临河而建,周边都是空旷的田野,这就为放风筝、春游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每当四、五月份麦苗葱绿,油菜金黄,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在这样的季节我们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融入自然,开展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那情那景是多么的让人兴奋,令人难忘。
在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中,最让孩子们心动也最有趣味的当数野炊了。野炊活动我们一般在中高年级开展,以班为单位,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勘察、选址。要搞好野炊活动首先要选择有水,有草,有荒坡的地方,活动前我们会安排当地所在村组的老师外出寻找合适的营地,由于他们对当地自然环境颇为熟悉,所以往往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第二“步”:动员、准备。为确保活动的安全、有序,活动前,我们都会将活动的内容、时间、地点或口头,或书面告知家长,以求得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在动员的基础之上,我们会全方位进行各项准备,包括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各项人员的分工除留守值班教师外其余教师全部安排到岗,包括生活指导员、安全监护员、纪律维护员等;野炊餐具以及柴、米、油、盐的准备。野炊可能发生意外事情的预案。第三“步”:野炊活动。这是整个野炊的重头戏。活动开始后,同学们在鲜红的队旗引领下,背着自己的行囊,唱着欢快的歌儿,一路徒步向目的地进发。到达目的地,按照活动方案,各班安营扎寨后就正式忙活开了,各班均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行动,别看孩子们年龄小由于都是农村娃,生火做饭可难不倒他们,搭灶的找来几块砖块就着土坡一口简易灶台就出现眼前,捡柴火的无需走多远田埂的枯草足以让他们做顿美餐,生火的、淘米的、洗菜的也不甘示弱,整个营地一派忙碌。尽管孩子们忙得满头大汗,但他们流露的却是快乐、兴奋的表情,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饭菜成熟了,接下来便是品尝自己劳动成果,尽管饭菜不是丰富但孩子们吃得是那么津津有味。在整个活动之中,我们的随队老师只做指导,一切皆由学生自己完成。每次野炊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有点恋恋不舍,期盼下次活动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