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教师的楷模
姜堰区官庄中心小学 淡泊人生
有幸参加姜堰区校长培训班到浙江参观学习,为期一周,走金华、到诸暨、赴杭州、奔嘉定,虽然一路奔波,行程辛苦,但每到一处,进课堂,看校园,听讲座,收获颇多。别样的教育风景除了让我们惊叹、流连忘返外,我想留给我们是更多的思考!应该说,在浙江参观的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的眼球,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在金师附小听的一场讲座。讲座者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案例,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位参观者的心。那天,我正好坐在第一排,讲课者一个细节被我关注,当讲到几十年来,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坚持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故事,情动之处,不禁热泪盈眶,背过身拿出手纸擦去眼角的泪水,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这真是情到深处难自禁!这是一种付出之后的幸福之泪!正如讲座者开场白所言:“在金师附小教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自身感到的是幸福与快乐!”讲座者的幸福密码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他如痴如醉,持之以恒?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7:30—8:30,在艾青小学参加校长办公会;
8:35—9:00,搭车前往婺小;
9:00—9:25,打扫办公室卫生;
9:30—10:00,参加升国旗仪式;
10:00—10:40,上语文课;
10:50—11:25,批改学生国庆长假日记;
11:25—11:35,前往食堂分饭;
11:35—11:50,中餐;
11:50—13:00,担任学校心理健康优质课选拔赛评委,听说课;
13:00—14:00,参加婺小行政会;
14:00—14:50,继续批改学生日记等其他作业;
14:50—15:30,上社团活动课;
15:30—16:10,继续批改作业;
16:10—16:50,到达金师附小。
工作日记和女儿日记都在晚饭后完成。然后安排最近工作。
看完这样的时间安排,我们会觉得这个老师整天怎一个忙字了得?!是啊,听完报告,我们知道,每天他确实都是这样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也许我们会觉得对一个教师来说,一天、两天可以,一月半载还行,但年复一年,日日如此除了忙碌就是辛苦,谈何幸福?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讲座者滔滔不绝,娓娓道来,其幸福感已经溢于言表。解读其幸福密码,我想首先是他对教育的“情”,从他的言语之中我们真切的感知到他对教育事业真挚的情感。正因有了这份情,他才会坚守三尺讲坛,才会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乐此不疲。纵观当下,我们一些教师感知不到其中的幸福,缺少的不正是对教师职业的钟情吗?
其次,幸福在于他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在于为人师表......师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正因如此,他采取独特的方式写教育个案,写教育日记,他用文字表达对学生的爱,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因为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讲座者用切身的体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一所学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生命的鲜花都应该自由地绽放。越是暂时还不够出色的学生,可能越是平时缺少爱的雨露滋润的学生,越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尊重、理解与关爱。从教几十年,他保存着教过的学生们的几乎所有的文字资料,一本本教育日记摆满书房的桌面,他的家就是一座教育博物馆,他的心灵就是他教过学生的成长档案室,一个个故事、一个个细节、一本本教育叙事日记构成了爱的教育传奇。
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获得者金师附小吴小军老师,他同时被被网络、媒体亲切称之为“日记爸爸”。何为教师的幸福?我想吴老师用事实和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做到这样怎不幸福?让我们走近他,认识他,当然更应该学习他。
幸福教师的楷模
姜堰区官庄中心小学 淡泊人生
有幸参加姜堰区校长培训班到浙江参观学习,为期一周,走金华、到诸暨、赴杭州、奔嘉定,虽然一路奔波,行程辛苦,但每到一处,进课堂,看校园,听讲座,收获颇多。别样的教育风景除了让我们惊叹、流连忘返外,我想留给我们是更多的思考!应该说,在浙江参观的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的眼球,但最令我感动的是在金师附小听的一场讲座。讲座者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案例,无不打动着我们每一位参观者的心。那天,我正好坐在第一排,讲课者一个细节被我关注,当讲到几十年来,坚守自己的教育梦想,坚持写教育日记和教育故事,情动之处,不禁热泪盈眶,背过身拿出手纸擦去眼角的泪水,那一刻我被感动了,这真是情到深处难自禁!这是一种付出之后的幸福之泪!正如讲座者开场白所言:“在金师附小教育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自身感到的是幸福与快乐!”讲座者的幸福密码究竟是什么?是什么让他如痴如醉,持之以恒?我们不妨先来看看他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7:30—8:30,在艾青小学参加校长办公会;
8:35—9:00,搭车前往婺小;
9:00—9:25,打扫办公室卫生;
9:30—10:00,参加升国旗仪式;
10:00—10:40,上语文课;
10:50—11:25,批改学生国庆长假日记;
11:25—11:35,前往食堂分饭;
11:35—11:50,中餐;
11:50—13:00,担任学校心理健康优质课选拔赛评委,听说课;
13:00—14:00,参加婺小行政会;
14:00—14:50,继续批改学生日记等其他作业;
14:50—15:30,上社团活动课;
15:30—16:10,继续批改作业;
16:10—16:50,到达金师附小。
工作日记和女儿日记都在晚饭后完成。然后安排最近工作。
看完这样的时间安排,我们会觉得这个老师整天怎一个忙字了得?!是啊,听完报告,我们知道,每天他确实都是这样忙忙碌碌,辛辛苦苦。也许我们会觉得对一个教师来说,一天、两天可以,一月半载还行,但年复一年,日日如此除了忙碌就是辛苦,谈何幸福?
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讲座者滔滔不绝,娓娓道来,其幸福感已经溢于言表。解读其幸福密码,我想首先是他对教育的“情”,从他的言语之中我们真切的感知到他对教育事业真挚的情感。正因有了这份情,他才会坚守三尺讲坛,才会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投入,乐此不疲。纵观当下,我们一些教师感知不到其中的幸福,缺少的不正是对教师职业的钟情吗?
其次,幸福在于他对教育对学生的“爱”。叶圣陶先生曾言: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在于为人师表......师爱是教育的核心。教育是一份特殊的职业,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除了母爱之外,世界上又一伟大的爱。这种爱是无私的。但师爱不同于母爱,因为师爱是一种理智与心灵的交融,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师爱可以引导学生产生巨大的内动力,去自觉地、主动地沿着老师指出的方向迈出。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给学生以亲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依恋仰慕的心理,才能向教师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收到应有的效果。正因如此,他采取独特的方式写教育个案,写教育日记,他用文字表达对学生的爱,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理于情、情理结合,功夫不负有心人,正因为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才会产生动情效应,从而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讲座者用切身的体会,成功的案例告诉我们,一所学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生命的鲜花都应该自由地绽放。越是暂时还不够出色的学生,可能越是平时缺少爱的雨露滋润的学生,越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尊重、理解与关爱。从教几十年,他保存着教过的学生们的几乎所有的文字资料,一本本教育日记摆满书房的桌面,他的家就是一座教育博物馆,他的心灵就是他教过学生的成长档案室,一个个故事、一个个细节、一本本教育叙事日记构成了爱的教育传奇。
他就是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浙江省教改之星金奖获得者金师附小吴小军老师,他同时被被网络、媒体亲切称之为“日记爸爸”。何为教师的幸福?我想吴老师用事实和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做到这样怎不幸福?让我们走近他,认识他,当然更应该学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