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读北师大教授、全国德育论学术委员会理事长檀传宝在《人民教育》2014第17期发表的社评“做一个配享幸福的教育家”感受颇深。
檀教授认为,许多教师虽然面临获得最幸福人生的可能性,但仍然可能与幸福生活失之交臂。主要是一些教师自身不具备配享幸福的主体素养。这也是许多教师常常自感职业倦怠、人生惨淡的症结所在。纵观现状,绝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自己职业的意义,具有较高的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将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在做,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学生点滴成长进步中获得一种满足、收获一份感动,从而感知幸福。但不可否认,一些教师精神之“钙”——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缺失,有的甚至扭曲,生活中没有理想目标,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工作挑肥拣瘦,怨这怨那,整日牢骚满腹,不思进取,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样的人怎能让幸福与自己相伴而行?他们无论如何是不能感知为师的幸福。
刚刚过去的第30个教师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了“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中有的用爱心点亮学生心灯。有的身患绝症,仍坚持教学一线。有的一直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十余年如一日地护送学生,充当孩子们的平安守护神。有的关心留守儿童,以母亲的角度去帮助他们、教育他们、感化他们,让一位位迷途的学生知返,成为一个个表现良好的学生……无论在繁华喧嚣的都市,抑或偏远宁静的山乡,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大爱、智慧、奉献诠释着为师者的真正幸福。正如一首歌词所言:“因为爱所以爱!”他们之所以如此执著,是因为他们爱教育这份工作,有事业心,对教育有特殊的情感,他们是为幸福而教!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群。近几年,姜堰区教育局为弘扬先进连续开展了“身边的感动”、“最美乡村教师”、“爱的承诺”、“身边的美丽”、“最美班主任”系列“师德标兵”、“师德模范”评比表彰活动。从广泛征集、挖掘典型到风采展示,应该说每一次活动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都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他们中的每一位和我们一样,每天做着平凡的事,说着平凡的话,许多故事早已耳熟能详,许多情节早已习以为常,与众不同的就是他们用自己的真情与温暖,奉献与责任书写着自己的幸福人生,走近他们,总会有一种温馨的感动。
是啊!幸福其实真的很简单,只要我们干一行,爱一行,摆正自己的心态,以平和之心在日常工作中淡泊名利,常怀敬畏之心,永葆上进心,勿忘责任心,坚持爱心,幸福就会时常萦绕在身边,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关乎心灵,关乎生命,关乎成长,正如檀教授所言:“为幸福教育”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铭!
为幸福而教,新学期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