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趣味性。实践性作业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在愉悦合理的情景学生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的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2.动态性。小学实践性作业多是动态作业,可以称之为行为作业或活动作业,让学生动起来,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感知活生生的世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这既符合学生的好动爱玩的天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创造能力。
3.自主性。实践性作业的动态性激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同时,教师放手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自己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完成时间、方法、作业呈现形式和合作者,自己去动脑筋动手独立完成任务。学生摆脱了课堂教学中容易滋长的依赖心理,自己独立阅读书刊,寻找资料,编写出版刊物,排练、演出戏剧,从而实现了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4.探究性。《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创新的基础,探究性是小学实践性作业最显著的特征。它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发问,获得自己的体验,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
5.综合性。实践性作业强调课程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将作业内容与形式和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构建多元知识结构的能力和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
6.开放性。实践性作业内容上由课本学习向课外学习开放,从空间上由书房向家庭、自然、社会开放,可以说实践性作业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厚的营养,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知识。这种全方位的开放,是实践性作业与常规作业相比的显著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