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本课堂的认识
看了学本课堂有关资料,又听了沈素军老师上了一节示范课,不禁由心地感叹,课堂就应是这样——以生为本,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传统教学中以讲授式为主,哪怕是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穷尽智慧,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去探索、讨论,获得知识,依然摆脱不了教师为主体的本质,学生还是围绕着老师设计的思路和问题在学习。教师就像一位超能而又溺爱孩子的家长,什么都替学生想好了,包括学习的方法,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就像没有自主生存能力的孩子,离开了老师就不知如何去学习,这不是真爱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是课堂的本质。其实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赶不上学生发自内心的“学”,因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是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人,之所以没有表现出来,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氛围。学本课堂改变了这一现状,它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先自学、以学定教,课堂以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为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突出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积极参与知识的获取与建构,充分显现了学生自我发展、主动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对学生的真爱。那如何构建好学本课堂呢,我认为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是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逐步改变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靠大量课后练习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模式,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合作交流、互相质疑、展示成果,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他们就会有成就感,自信心也会大大增强,对学习就会有更高的积极性。
二是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学本课堂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备课时首先要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其次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组建 “学习共同体”,再次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多作思考。
三是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不拘泥于预设的教案,及时捕捉到学习进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善待学生,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让学生想说、敢说,从而会说,心智和心灵自由地飞翔。
四是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习水平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我们的社会才会如此色彩斑斓。用同一标准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要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后进生,我们不能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要多鼓励,还要想方法,通过同伴互助、个别辅导等形式让他们积极进取。
学本课堂让我感受到教育是一种享受和创造。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如果都能将学本课堂深入开展下去,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努力构建积极、欢乐、自主的课堂,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更加精彩。学本课堂,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