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很大的面积单位,大得无法实际展示其大小,所以只有通过想象,来推想出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进而初步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几个活动可以有机的串联起这堂课。

 (1)教材例1中出示了四幅图。对于这四幅图,学生几乎没有游历其中景点的经验,所以仅依靠这几张图来建立公顷的表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这四幅图可以起到以下作用:一是知道统计较大的土地面积要用到“公顷”这个面积单位;二是了解一些数据,简接地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三是顺理成章的引入新课。

(2)在操场上,学生手拉手围一个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每边7人,共28人。思考:几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围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每边大约要70名同学,一共要280名同学,如果每班按40人计算,要7个班级的同学手拉手才能围出一个面积是1公顷的正方形。

(3)猜猜: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少公顷?

想象:我校的校园,从南边的小河到北边的小路,从东边的校门口到西边的围栏,有多大?

告知:我们校园的占地面积是2公顷多一点,也就是说我校校园的一半大约是1公顷。

(4)我们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

量一量知道我们教室的长约9米,宽约7米,面积约63平方米。10000÷63≈159个这样的教室。通过实际测量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让学生感知1公顷有多少个教室地面面积。

 由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公顷和平方千米。但对于单位面积之间的进率不少同学还是搞不清楚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有必要整理面积单位,让学生深入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利用教材上的题目:“把学过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一个这样的面积单位表示的面积有多大?并说出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整理如下:

  100                     100            10000       100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

引导观察,交流:怎样记住进率?有何规律?为什么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不可能是10、1000?有何疑问?

 学生很快就有疑问:为什么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10000,而其他相邻的进率都是100?他们是特殊的呢,还是中间还有一个单位?这时我可以告诉学生确实还有一个单位,叫什么呢?你们的词典后面的附录里有——叫公亩,把公亩放在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就都是100了。学生有了这个发现之后很开心,也知道了跳过一个单位进率是10000,跳过两个单位进率是1000000。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有动手操作、户外活动、有推想等等,学生显得很兴奋,学习的情绪也始终保持高涨和热烈的状态,所以学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