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改变自我,践行幸福之路

姜堰区张甸中心小学 张海琴

充实的四天,有意义的四天,积极的四天,与小伙伴们一起度过。

Day 1:

两小时的汽车,直接赶到会场开始培训体验。导师团助教团志愿团已经把会场布置得井井有条,温馨的氛围,热情的迎接,立刻感觉到家的温暖。

张再红老师为我们开启四天的积极体验。我们为何而来?做积极父母,家庭教育师资,为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助力!我们为了自己的幸福家庭而来,为了学校数以百计的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而来,为更多的家庭获益而来。

Day 2:

十二个小组每组都要申请一次迎宾或暖场,我们c4组今早迎宾,大家8:30集中,以最热情的姿态迎接每位家人的到来。再红老师继续带领我们走进幸福家:积极自我成长。

短板人人有,但让我们走的足够远的,是我们的长板。我们要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自己成长。在家庭中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解决家庭遇到的困境,当一个成员出现短板时,其他家庭成员一定要用其长板支撑其短板,使家庭受益。

家庭中,经常遇到孩子拖拉、争吵等情况,这时“正念”就起很大作用,家长首先自我察觉,先自己冷静,和孩子们一起经受一切,努力化解冲突。正面的父母标准:给孩子自主权,接纳孩子,有同理心。

除了接纳孩子,更应该做到自我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接纳:父母要接纳孩子的做不到,更要接纳自己做得不够好,一个无法自我接纳的父母,难以养育出自我接纳的孩子。自我肯定:积极自我对话,要有成功思维,假设这事是可能的,你便办得到,可以分几步做成这件事。保持乐观,积极预期,指向成功。

在相互关系中,做优势父母,榜样力量影响孩子;做积极父母,发现各自优势,自我肯定,欣赏孩子,肯定孩子。

Day 3:

相比第一天的疲惫和内敛,第二天的放松和投入,今天我们的伙伴关系更加和谐。新的一天,开启模块三:关系中的自我成长。哈佛大学持续多年的研究表明:最终决定内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们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开启积极关系的两个秘钥:同理和慈悲。

同理心是不加评论地与他人一起感受。孩子遇到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站在父母或老师的立场,更重要的现在孩子的立场运用同理心进行沟通。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很少能够同理孩子,觉得他们无理取闹,忽略他们的感受。慈悲他人,首先要慈悲自己。体验自己经历,使痛苦得到缓解。

家庭中的情感联结是纽带,但很多时候父母打着“为你好”的口号,对孩子进行爱的捆绑,是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束手束脚,无法挣脱。不同家庭会教养出不同的孩子,与孩子积极联结的的姿态:引导 支持 陪伴 

与伴侣主动建设性回应可以将原本不错的关系上升为更好的关系。幸福家庭,幸福婚姻,共同营造。

Day 4:

传承:与父母的关系

一个人不断成长,与父母分化,实现自我分化。接受父母的任何样子,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与父母和解,传承父母的优点,走向自己的未来。一个人的成熟,意味着他能不断与父母进行情绪上的离别。

善意:与他人的关系

对他人表示善意和感恩,善意有边界,有策略。感恩在我的生命中曾经帮助我的人,将这份感恩化为行动,传递,丰盛生命。

四天的体验,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一个积极的开端,如何做积极的父母,通过自己的改变影响身边的人,如何处理好家庭的关系,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只有边践行边思考边收获。

四天的相处,相亲相爱一家人,感恩有你们一路同行,期待下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