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生长,教育促使其生命健康成长,是所有教育活动的最终指向和归宿。”——李政涛
作为教育者,因为工作的繁琐,学生的众多,很容易将对孩子的教育变成简单的、量化的的工作来做。也会因为学校和上级的考核,把学生成绩作为工作的第一位来考虑。面对孩子之间存在的矛盾、行为上出现的偏差、成绩上出现的波动都会显得有些焦躁。
我们都知道一个个生命个体是独特的,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处于不同的社会小环境,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向着老师期待的方向正常发展,在班级里面总会存在一些所说的“问题孩子”、“问题儿童”。
面对这些孩子,作为老师如何引导孩子?
接受孩子,接受他们的优点和缺点;宽容孩子,允许他们犯错;发现孩子,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变压制为引导,相信每个孩子都能走向美好。
我们很乐意接受一些行为好、成绩好、品行好的孩子,对一些行为上存在问题的孩子会下意识的拒绝。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上课的时候容易被其他事情干扰,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一次上课,突然下雨,其他孩子都专心在思考、听讲,因为他坐在窗口,他一听到雨声,立刻把手伸出了窗外,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雨给吸引过去了。平时上课没事儿的时候,会逗着同桌说话、有时候戳戳你、耍耍他。要是测试的时候,他只要不愿意做,就会成片空白。就这样一个孩子让我们任课老师非常头疼,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也关照老师,说在家几乎天天挨打,怕做作业,一不留神,作业就被赖掉了。
就这样一个孩子,在有一次,我在班上用投影时,将黑板往两边推,将黑板擦碰掉到了地上,他看见了,蹭的一下跑到前面弯下腰把板擦捡起来,粘到黑板上。做完之后,他坐到位上,眼巴巴的看着我。眼神里透露给我一个信号:求表扬!我当时就狠狠地表扬他一下,还奖励给他一张表扬卡,他乐坏了。
我们班有规定,每周五天的作业都完成是可以得到印章的,一般情况这个孩子肯定是得不到,但是有一次他屁颠屁颠跑到我跟前,说他这周得到了一个印章,也就是说他这周的作业都是完成了的,我又表扬了他,希望他继续保持!
又过了一些日子,他得到了一张免作业卡,拿回家,家里人不信,跑来问我,说是不是回去说谎了。我告诉他千真万确,上面有我亲自给他写的名字呢。
前天,他没有把作业交给组长,却把作业单独交给我,我当时心里一想:坏了,怕是老毛病又犯了!打开一看,平时邋里邋遢,这次作业认真很多,而且都完成得很好!我心里一乐,摸摸他的头,跟他说:他进步可大呢!小家伙又乐滋滋地回位了。
小家伙正在一点一点的改变,虽然有时候还是会反反复复。在教育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了解孩子的特点,抓住关键事件,发现孩子的生长点,修正孩子的一些行为,不强制、只引导,不对立,去感知孩子内心的声音,相信他会走向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