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水乡——周庄
仰慕周庄由来已久了,在我断断续续的记忆中,“周庄”最初是从兴化的同学哪儿知道的,他的家乡就在周庄,早已知晓此周庄非彼周庄。后来常见“周庄”一词见诸于报端,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学校召开现场会,见到了一分有关周庄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让我疑窦丛生又向往备至。周庄难道是一坛尘封已久的老窖,如今人们才品尝到它的甘甜和醇美?从此“江南第一水乡”深深镌刻在我的脑海里,亲近周庄成了我不解的情结。
这次在苏州学习,机会难得。那天我在路直游玩结束后并没有返回住处,此时已近下午三点了,我却游兴正浓。为了节省时间我打摩的去了周庄,尽管道路颠簸,脸被风吹得变了形,心里却无怨无悔。周庄越来越近了,我的心跳竟加快起来。
一、 气派的门楼
高大巍峨的门楼矗立在宽阔的路口上,显得古朴典雅。我对古建筑实在没有研究,甚至连风格也说不准,但朱红漆和飞檐还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我,这是仿明清时期的建筑。门楼中央两个烫金的大字“周庄”显得格外醒目,在阳光的照射下褶褶生辉。两字虽不像书法家的字那样法度严谨,却笔力遒劲,一气呵成。仔细一看,才知道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的亲笔题词。来趟周庄不容易,我连忙取出相机拍了起来,由于门楼太高,好几次取景都失败了,最后退了很远才如愿以偿。从门楼进去,你就会被浓郁的现代气息包围。前方的大道足有 10米宽,500米长,两边是相映成趣的石雕作品。商铺林立,谈话声、吆喝声、音乐声响成一片,仿佛置身于一个沸腾的海洋。
二、古朴的韵味
周庄充其量只是一个村庄,并不很大,印象中不消一个时辰即可跑完全程,但何以魅力四射、天下尽知?走进去谜底便会慢慢揭开了。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粉墙黛瓦在这里找到最好的实证,小路的尽头往往“柳暗花明又一村”,一番胜景出现在你的眼前,让你百看不厌。漫步麻石街上,仿佛一下子穿越了时空,来到了没有尘嚣纷扰的人间仙境,与古人一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踏上古老的石桥,耳畔传来古韵悠长的民谣,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最让人感叹的是数以千计的大小店铺,扑面而来的是十足的古韵。有打铁的,做糖果的,手工刻章的,木烫画的,刺绣的,米刻字的,买卖古董的……让人眼花缭乱。此情此景,也让我有些伤感,我的家乡溱潼过去也有许多此样的店铺,可沧海桑田,如今难觅其踪。聚如此众多的民俗民风又能遗存至今的惟有周庄了。这让你不得不折服于周庄的装帧精美和绵长韵致。周庄土得掉渣却不失文化底蕴,在这不大的庄里,就有知名学社,古代茶馆,还有沈万三后裔和徐氏故居,我虽然只进了两个故居的前厅,但红木家具、亭台楼阁还是给我留下了至深印象,尤其是那高高的门槛,那可是大户人家的象征。好几次,我都到了出口处,但又很快折了回来,因为我还没品味够呢!
三、 美丽的双桥
周庄中外驰名,难以想象竟然缘起于一座双桥。这不得不提及一个富于传奇色彩的故事:昆山籍画家陈逸飞重回故里,在周庄畅游一番后,双桥使他灵感突现,产生了创作欲望。他以双桥为素材画了一幅油画,后来在美国举办的画展上被石油大王看中,以天价买走。后来石油大王访问中国,又以此画馈赠邓小平同志,邓小平看后欣赏不已,感叹中国竟有如此佳境,追问下得知是周庄,竟不顾年事已高,一睹为快。从此,江南第一水乡周庄天下闻名。应该说作古的陈逸飞是推介周庄的大功臣,但没有一方一圆、相映成趣的双桥,又谈何内涵之美?许多世界名人、政界要人均到过双桥,那镌刻着文字的石碑和名人留影照片共同见证了双桥的悠久历史和声名显赫。
四、 肥腻的猪蹄
大凡水乡特产一般都以水产品为主,周庄却有些例外。从走进周庄到离开,猪蹄始终撞入你的眼线,猪蹄店更是鳞次栉比。看着一只只肥嘟嘟、油光光的猪蹄,浓烈的香气透过玻璃窗袭了过来,即使你再有定性,也保不准垂涎三尺。尽管猪蹄们身价不斐,20元到50元不等,游客们还是高举人民钞,生怕过了这村没这店。我最终没能抵挡住诱惑,决定一饱口福,买了一只,咬在嘴里,,满含胶汁,满口含香,真爽!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分享(因其保质期只有七天),但我买了云片糕和麦牙糖,也算是不虚此行吧。
从周庄出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淡,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周庄,尽管后来连续倒车,倒得晕头转向,但心中仍快慰不已,因为终于了却了我的相思梦。
江南第一水乡——周庄,“第一”乃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