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6日下午我和工作室伙伴们如约而至,来到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参加培训活动。本次活动在叶荣根校长的精心策划下,内容丰富而精彩。既有一线教师的课堂献艺,又有彰显校本特色的专题讲座,还有高屋建瓴的工作报告。所有这些,让我如沐春风,受益匪浅。本次活动主要分四个部分:一是陈磊老师和钱璐老师分别执教《用编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走进卡通人物》;二是工作室成员集中评课议课;三是黄小俊老师开设了专题讲座《当研究走进学生的真实世界》;四是叶荣根校长作了题为《研学共进,结伴齐飞》的工作报告。现将学习收获整理如下:
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听到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抱怨,这门课程没有教材,没有教参,上什么内容,又怎么上呢?今天两位年轻老师给予上述问题完美的答案,同时让我对常态化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是两节课活动内容的选择都基于学生的生活与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第一节课陈老师作了大胆尝试,将学校校本特色“珠心算”和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计算机为载体,恰如其分的融合方式的介入,很好地探索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路径和方法。第二节课钱老师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入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了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了问题。学生呈现的创意作品有力佐证了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地位,以及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是两节课活动方式的选择基于学生的年龄与经验,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陈老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帮助老师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发现并提出问题,运用小组评价、他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得到了问题的初步答案。同时教师还采用了整合方式实施,充分发挥学生已掌握的信息技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支持作用,有效地促进问题解决、交流协作、成果展示与分享等。钱老师一课的设计更为精巧,环环相扣,从认识卡通人物入手,继而指导学习“和田十二法”,到学生创造性地表现物化作品。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得主动、生动,教师的点拨恰当到位,绝不拖泥带水,给人酣畅淋漓之感。
黄小俊老师的讲座非常接地气,又显得很大气。黄老师并没有空洞地说教,大谈项目学习,而是紧紧围绕项目学习背景下的微课题研究情况,从实施课程的价值、构建课程的策略、实施的路径、评价的机制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实践探讨和经验分享,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课题研究的正确朝向:微课题研究以“研究”为手段,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来充分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能,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其“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创造离不开研究,研究是为了创造,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是微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
叶荣根校长的工作报告既是对工作室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与梳理、当前工作的布置与安排,更有对下一阶段对工作室及成员的期待和展望。叶校长工作踏实,引领有力,到目前为止,我工作室不少伙伴已经取得骄人成绩,比如钱璐老师刚刚捧回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填补了姜堰区此项空白,实在难能可贵,可喜可贺。同时自感压力不小,谈年龄已无优势可言,谈成绩实在羞于出手,唯有今后加倍努力,才能缩短与大家的距离。今后必须想方设法挤时间多读书多研究多学习,不以忙碌为由,非得逼着自己走上坡路,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越走越开阔。
本次培训时间不长,但收获满满。相约海光,我们相遇了无数美好。遇见美好的课堂,美好的讲座,美好的报告,还有工作室伙伴们的美好祝福。下一阶段我将和伙伴们一起,不忘初心,携手共进,做个美好的教育工作者,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到底,让它迸发出更加炫目的光与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