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农村学校,一群朴实的学生,他们虽是“农村娃”,却人人都想当“版画家”。迄今为止,溱潼实验小学学生在省、全国版画竞赛中已近800人获奖。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全省版画特色学校、泰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实践基地等。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印象溱湖少儿版画》课程日臻完善,得到了央视书画频道、《江苏教育报》等媒体关注;《印象溱湖版画特色课程的基地建设》获评江苏省2016年中小学课程建设项目;“印象溱湖”版画社团三度走进央视;学生作品登上《新华日报》《泰州晚报》等报刊,参加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江苏省教育厅等教育部门组织的绘画大赛近百人获奖,多幅版画作品在2016年全球校长论坛活动中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近年来,全国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等领导先后来学校指导少儿版画教育实验工作;2017年5月,学校承办全国新教育实验现场会,向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名教师展示了我校版画教学成果, 2017年6月,印象溱湖版画课程》获评全国 “十佳卓越课程”。今天我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反映我校在创建特色学校尤其是在项目学习上的一些思考,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一、缘起——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版画特色?二、智慧——我们怎样来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三、收获——传承与创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四、反思——项目学习中我们的问题有哪些?五、明天——我们凭什么来发展特色学校?
一、缘起——我们为什么要强调版画特色?
农民把梦放在田地里,孩子把梦放在成长里,就想美丽的人鱼故事中描写的那样:旋转的舞步在天亮之前变成彩色的气泡而消失得无影无踪。追求一切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甚至可以无怨无悔,可以用毕生去拼搏,做梦的人是幸福的,我们应该做个有梦的人。
没有特色就意味着平庸。面对当前的竞争和压力,学校只有树立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取胜——这是学校管理的当务之急。
溱潼,一座四面环水的千年古镇,风光优美,民俗丰富。镇内古树名木众多,有唐代国槐、宋代万朵古山茶、明代黄杨皂荚、清代木槿;镇南五千亩的“喜鹊湖”为国家5A风景区;“溱潼会船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原生态特质的水上庙会,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旅游项目、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丰富的乡土艺术是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迎来了农村艺术教育之花的璀璨绽放。
二、智慧——我们怎样来传承和创新本土文化?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角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每当他爬到大半时,就会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自己,重新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这只蚂蚁绕过墙来到食物前,开始享受起来,而另一只蚂蚁还在不停地跌落下去又重新开始。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为了一个远大的理想,除了孜孜不倦的向前,勇于付出辛苦的汗水以外,其实,智慧地选择拼搏的方式或手段,运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就会事半功倍,轻松地步入成功的殿堂;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拍脑袋决定甚至蛮干,就会事倍功半,从而与成功失之交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承会船文化 现版画风韵
“溱潼会船”源于宋代,造型奇特、夸张、暗含寓意,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色彩鲜艳夺目,对比强烈。我们将会船的造型特征与版画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会船生动的造型技法,并与自身的创意组合。低年级段,了解会船的历史,观察会船的造型,进行单色油印版画练习;中年级段,进行粉印版画学习,利用粉印版画色彩丰富的特点表现会船;高年级段,以花船、供船、龙船等为内容,进行综合版画的创作,形成系列版画作品——《天下会船数溱潼》,或简洁古朴,或时尚动感,既承传了会船文化,又实现了版画的学习和创新,激发了学生爱家乡的自豪感。
(二)承砖雕文化 融版画技巧
溱潼砖雕图案精美、形象生动、古朴典雅,有着古镇传统艺术神韵。我校师生充分挖掘砖雕的造型及图案特点,采用线描写生与版画相结合的方式,将砖雕文化的元素融合到版画创作中。一个个造型夸张、富有寓意的图案,被学生拓印在抱枕、扇子、旗袍上,平凡物品秒变美妙的艺术品,学生体验到美术的神奇,增强了学科自信。
(三)承建筑文化 载历史记忆
乾隆年间,进士孙乔年以溱潼八处自然景物(东观归渔、南楼读书、西湖返照、北村莲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桥明月,绿院垂槐)为题材,题了七绝诗八首,景以诗传。这些古老的亭台楼阁中可作为教学资源的素材极为丰富。例如,“东观归渔亭”的梁柱结构,可在高年级阶段进行欣赏。
另外,麻石老街鳞次栉比的商铺、古民居、古建筑门窗上的石雕和木雕等也是极好的教学素材,可以进行线描的技能练习,引导学生感受溱潼民居风格及造型特点。
(四)承民俗文化 展版画风情
溱潼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如砖雕文化、庙会文化、饮食文化……有的和生活息息相关,有的却濒临灭绝。让这些身边的美被学生了解、接受、继承并创新,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用版画挖掘其中的精华,通过播放视频、外出写生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表现饮食文化,表现水乡生活场景等,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完美结合。
我们按部就班地开展版画教育,从特色项目渐渐发展成学校特色,在省内外渐渐有了名声,我们似乎也满意了这样的发展态势。2009年中央电教馆开办了项目学习的网络社区,主要是研究项目为目的,提供教师学习交流平台,介绍学校开展项目学习的实践案例。从这个时候起,我们才开始接触项目学习,但对所谓的项目学习,仍是雾里看花。2017年有幸称为叶校为首的泰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名师工作室成员,我开始更多地关注项目学习,更加理性地看待我校版画特色教育基于项目学习的发展与诸多现实问题,版画辅导教师李如芳是综合实践活动立项课题核心组成员。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且行且思。发现着,调整着,收获着,反思着……
项目学习,简称PBL,其理论和应用始于美国。在美国,项目学习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学习模式之一,很受人们推崇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国内对基于项目学习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晚,即使有研究的,项目学习大多发生在学科教学中,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几乎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通过学习,我们发现项目学习主要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个要素组成,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学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能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项目学习具有过程的探索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项目学习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接受性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兴趣、爱好、专长)选择适当的主题进行学习,学生真正位于学习的中央。我们逐渐厘清了项目学习的流程(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并和版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1.有调查、有研究――潜移默化提兴趣
通过对溱潼文化资源的调查、收集和整理,了解溱潼的文化特征,形成了较为丰实的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了分类、梳理、研究,找出适合学生创作的素材。如:《家乡的会船节》、《溱湖八景》、《麻石老街》、《溱湖八鲜》等。对于孩子们而言,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是他们心中最原始质朴而又美好的情愫。当看到孩子们乐此不疲地投入版画创作中时,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从最基础的刀法练习,到跃跃欲试的创作,最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版画作品,整个过程浸透了孩子们和我无数的喜悦和汗水。当孩子们看到自己亲手刻制的版画被印成一张张精美的版画时,他们感受到了版画带来的神奇和成就感,更因家乡有如此的迷人风光而感到自豪。
2.设课程、进课堂――课程引领显成效
我编写了校本课程《版画溱潼》,每学期围绕一个技法、一个主题指导学生写生、创作。如:用粉印技法表现家乡的会船节,单色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综合版画如何选材等。学校将版画教学纳入整个美术课程之中,规定每周五下午是版画社团活动固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我和孩子们走进版画教室进行实践创作,共享神奇版画、美丽家乡的快乐时光。学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版画作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3 办画展、勤比赛――师生能力快提升
每一学期我都会举办版画艺术作品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展示学生的作品,分享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每次参展作品有“量”更有“质”,并且在校内和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儿童版画教学给学生带来了改变,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究学习,其兴趣得以拓展,自信心得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资源得到极大的丰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师生美术教学与创作的能力。
4.走出去、请进来――借力借势促发展
为了吸收更多的艺术精华,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湖西庄瓦当陈列馆,以及古镇民族风情馆进行参观学习,进一步体验乡土文化,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师生们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与此同时,我把古镇上的一些艺人请进校园,这些得天独厚的外界力量推动着版画教学节节高升。
三、收获——传承与创新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改变?
尽管我们对项目学习的实践时间不长,但对乡土资源的研发利用从未放松,对靠协作来推进项目学习有着深切的体会,同时带来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华丽转变。
(一)教师的转变
1.学科自信得到加强。教师们找到了专业发展的方向,自己开发的乡土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专家的肯定,更加坚定了扎根艺术教育的信
2.教研能力明显提高。作为课程设计者,必须综合考量课程内容呈现、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难点解决、教学方式等问题,在研究中思考、改进、修正,教育科研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3.教师角色多姿多彩。研究过程中,无论是课程开发、教学实践以及教学反思,都需要教师担任多个角色,教师角色多样化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学生的转变
1.学习兴趣蓬勃生长。乡土美术课程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感到美就身边,通过美术学习,发现身边常见的麻石街、老房子、老槐树等都是美的载体,极大增强了学习兴趣。
2.综合能力日益增强。从素材到利用模式的选择,收集整理素材、小组合作、创作练习,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合作、探究能力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3.学习主体充分体现。将乡土资源融入美术教学,学生看到、摸到了实实在在的传统美术,是如此有魅力,而且近在咫尺,唾手可得。学生更愿意亲近、学习传统美术。
(三)管理者思想的转变
学校加大了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建立了版画专用教室、版画展厅。大幅度增强对美术师资的培养力度,派出教师深入民间,拜访民间艺人;赴黑龙江、浙江等地学习交流版画,让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为学校美育打下坚实基础。
四、反思——项目学习中我们的问题有哪些?
一是版画教学的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简单重复和无序。很多时候是东一榔头西一棒,踩着西瓜片滑到哪算到哪。项目学习的内容安排,应该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进行,项目教学的复杂程度、难易程度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项目学习的时间有短到长。
二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适应,教师在项目教学中专业及管理等能力不足。
三是为了项目而项目,为了活动而活动,存在项目学习学习效果困难及教学质量缺乏保障问题。
五、明天——我们凭什么来创建特色学校?
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可以把梦做得高些。虽然开始时是梦想,但只要不停地做,不轻易放弃,梦想能成真。
只有明确的目标才有使命感,才有行动方向,与前进的动力。特色学校建设更需要目标清晰,有目标都不一定能成功,如果连目标都没有,何谈成功呢?
一是要有先进的理念。理念决定管理层的行为,行为决定学校的发展。管理者应当成为学校发展的领跑者,在项目学习等领域要有一定的胆魄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二是要有团队的协作。这个团队里既要有经验丰富的成熟教师,又要有充满活力和思想的青年教师,这样的团队才能互助研讨,学有收获,拥有合力。
三是要有“项目”的支撑。要积极开展项目负责制,项目可以根据学校工作的重点来定,教师可以自主申报,提倡共同完成,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版画,因了解而喜爱,由学习而自豪。我们惊喜地发现,美就在生活中,就在身边,就在传承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项目学习,不再是高高在上无法触摸的,而是我们溱小师生热爱、保护和承传家乡优秀文化艺术的主动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