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会走得更远。自参加工作室以来,我们抱团成长,一起向着春天的方向快乐前行。
教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内心的需求!如果,我们把这种需求用‘风’的级别来衡量的话,我希望每个老师的心中都能刮起‘台风’……因为,只要方向正确,在‘风’的助推下,成长之路必将一片光明!
2019年以来,我们工作室在叶校长的精心组织和指导下,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团队学习、同伴互助、独立实践为表征,以交流切磋、互动提高为基本宗旨,分别在东桥小学凤凰园、兴化景范文峰小学、靖江滨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我作为工作室的一员,积极参与到读书研讨、课题研究各项活动中。尽管如此,但未取得显著性成果,和伙伴们相比有较大差距,现将近半年来的情况小结如下:
一、在教学中历练
不管是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参加赛教活动,张力导师总是亲力亲为,组织我们认真备课、磨课、评课,一丝不苟。在她的感召下,我总是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课、上课、评课,及时反思,虚心向导师及其他学员请教、学习,并调整自己的思路,反复修改教案和课件,反复磨课,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在赛教活动中,在备课、磨课、评课的过程中,我的教育理念不断得到更新,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在修炼中提升
三种修炼:会读书、能写作、善研究
读书:一个人在短时间之内的自我成长必定有限,何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详细的读书计划。每一个月读一本书,可以是一本教育教学经典书籍也可以是优秀文学,日常也要精读各类教育文章,力求学习渠道丰富多彩,与时俱进。叶校长为我们提供优秀书目,赠送优秀书籍,让我们根据自己专研方向进行选择购买。同时,叶校长以身作则,鼓励我们多读多写,互相交换和交流读后感悟。在这样的读书氛围里,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学术氛围,这样一个集体效应就在不断提醒我们终身学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写作:如果说读书是成长的入口,那么,写作就是出口。我努力将读后感悟的点点滴滴都做好记录,并将感悟记录在个人博客中。为了写好论文,我在学校开展了论文交流会,聘请作家老师为大家做专业引领……在微信群,分享教学心得、优质文章,这样的我们很充实。
研究:如果说阅读属于个人,那么活动属于团队。我们线上、线下一起研究。线下,一起做集中教研活动,我们在东桥小学凤凰园、兴化景范文峰小学、靖江滨江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活动,聆听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知名的专家讲座。每次活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思考、学习的过程,深刻的记忆。
人生不是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读书、写作、研究,应该是名师成长的必经之路吧!
三、在收获中成长
四大收获:出版土书、发表论文、个人荣誉、学生成长
一本土书:《诗意的远方》。
一篇发表:《基于项目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行与思》七月份发表在《新教育论坛》。
两张奖状:被评为姜堰区教育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论文《项目学习:让学生站立在课堂的中央》获中国教育学会一等奖。
三篇学生实践作文发表在姜堰日报教育周刊(《夏》《溱湖.渔趣》)和关心下一代周报(《最好的生日礼物》),两篇文章获得万家福广场作文大赛鼓励奖。
刚刚开始,我们永不止步!当我们在此回顾2019年以来我的工作,深刻感受到这是叶校和全体工作室成员砥砺共进的一段时光。时光飞逝,仅剩半年的时间,工作室就要走过它的历程。但我坚信,这必将是一段难忘的旅程。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的回忆充满喜悦与幸福,那一张张荣誉证书,一堂堂生动的课,是最好的证明。只要心中有强风,前进有方向,在研修的路上我们一还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