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素养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的教材以阅读为主,阅读教学已成为小学高年级教学的重点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更新观念,运用适当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
小学英语阅读的现状
(一)教师忽视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译林版高年级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阅读的版块。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阅读材料的语法规则和词汇讲解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答题技巧,缺少了对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感受,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只会跟着老师走,掌握不了阅读的方法,对阅读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当学生在自己阅读一篇新的阅读材料时,没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遇到新词汇或新句型时,就会感到不安,有了畏难情绪,就会放弃不想去钻,。阅读效率很低。此外,学校在课程设计中缺乏合理安排,小学英语每周只有三节课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单词和语法的讲解上,忽略了英语阅读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课外也没有良好的英语阅读氛围,这样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
学生缺乏合适的阅读素材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仅依靠目前使用的教材是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的。小学阶段课外阅读的素材多种多样,但让学生感兴趣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却很少。小学生注意力和意志力保持的时间很短,如果阅读素材偏难,或不适合他们的年龄阅读,他们就会失去兴趣。学生在阅读新素材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和阅读技巧,在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不理解句子时不知道怎么去处理,这样会影响他们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学生的阅读兴趣就得不到保持。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尤为重要。
-
培养小学英语阅读素养的策略
-
更新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的理念
教师小学英语教学中,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要充分认识到阅读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重要性。课堂上不能只注重阅读材料的语法和词汇的讲解,还应重视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
首先教师在教学一篇新的阅读材料时,先布置学生自主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词汇或不理解的句子。通过查资词典的方式解决阅读的障碍。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列出本组内不懂的词汇或句子,由小组内成员作出解答。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文中的新单词和句子,还可以检验班上学生对于阅读素材的理解程度,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第三,译林版高年级的教材每个单元的阅读素材趣味性较强,教师可以小组朗读、分角色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参与到英语阅读活动中来。这样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拓展。以续写故事、续编对话、发表感想等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表达阅读感受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适当放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重视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在阅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他们在阅读的活动中有所收获,在阅读中掌握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
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合适的阅读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策略和阅读习惯。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阅读素材呢?
(1)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素材。我们在选择材料时要避免成人化,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他们喜欢的阅读材料。
(2)选择趣味性较高的材料。在阅读教学中,当老师在教学单元故事或动画部分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很乐意去读、去演。究其原因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很有趣。我们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可以多选一些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如儿童英语绘本,英语童话故事,也可推荐学生看一些喜欢英语动画片,听一些英文歌曲。既激发了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语感。
(3)难易适度。阅读素材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材料的难易程度与词汇量有关。生词太多,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给进一步阅读造成障碍从而放弃阅读。其次,文章的题材也会对阅读素材的难易造成影响。故事、童话等是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我们在选择素材时,可以结合课本,多选一些学生熟悉的、生词量适当的材料,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推测、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掌握新单词。让他们跳一跳、够得到,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4)内容丰富多样。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选择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的材料。有动物故事的材料,如:The wolf and the sheep, Three little pigs等等。发生在身边的事,如;My birthday, At weekends等等。某个特定节日或假期,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化背景、故事。以及译林版教材文化部分相配套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故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素养。
(三)多种方式指导,提高阅读的综合能力。
小学作为英语阅读的初始阶段,方法的掌握极为重要。教师需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才有助于学生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
-
鼓励学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尊重学生的阅读智慧,与学生平等分享彼此的意见和想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合作思考的能力。
-
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标题或关键词进行猜测故事的大意,猜测某个单词、句子的意思或预测情节的发展,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译林版六年级第一单元 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寓言故事时,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对这个故事进行猜想,再根据图片推测故事的情节,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的大意,根据上下文推测出生词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
在阅读新的阅读素材时,不管什么题材的文章,其内容大多会涉及到事物(what),地点(where),人(who),时间(when),怎样(how),原因(why)。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逐项解决这几个疑问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抓住阅读材料的主旨,提高阅读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地阅读,如全班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龙读等朗读形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变化的基础上,有助于加深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背诵美文,在阅读与背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
鼓励学生多听、多说,还可以增加英语阅读的趣味性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辩论、分角色表演、配音等活动,培养学生表达语言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承载着语言知识、文化传递的功能,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平时英语教学之余,与学生开展“百日记单词”、“百日阅读”的活动,在家长的监督下,利用智能手机的软件,鼓励学生每日背诵20个新概念英语单词,阅读一篇能力范围内的英语文章,完成任务的在班级群里打卡。为了鼓励学生背单词、读美文的积极性,每周开展一次记单词比赛,正确率最高的可获得一张免作业卡。利用课前五分钟,开展美文推荐活动。鼓励学生向同学们推荐自己阅读过的美文。讲述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感受。被同学们点赞的也可获得一张免作业卡。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正如王蔷教授所说:有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丰富的阅读资源,积极的阅读情趣,充分的阅读时间,学生必然会逐步形成主动阅读的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架构积极的阅读品格。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极的阅读体验有利于学生解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健康发展,而这两方面的发展又会促进阅读品格的进一步提升,形成一个有利于阅读素养发展的良性循环。让学生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