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堂教学主阵地丝毫不能放松。各科教学的时间是基本一定的,一科占用多了时间,或者一类活动的影响,必然牵扯到其他学科。教师务必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重视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听力能力的训练,重视学生书写态度的规范,重视学生解题技巧的提高,这一切,都必须在课堂内完成。因此,我们所有英语教师要提前一天真备课,备真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准备,加强对教学环节的统整,加强对教学时间的预设,还要花更多时间来专研评价制度,落实多元评价的引领措施,以评价促发展,引领学生积极主动乐学英语等等,把更多时间花在课前,关注细节,讲究到位,日积月累,自然会提升。
2. 早课时间的利用效率问题。就目前而言,我校教师到校时间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虽然早到学生每天都有巡查教师在值班,但所有学生真的在读吗?读什么?怎么读?读的目的性又如何?或者班长领读又能体现多大价值与效益?更多时候巡查教师仅仅是充当了安全责任管理员。农村孩子英语学习氛围缺乏,家长辅导能力缺失,因此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更离不开我们每个英语教师的点滴帮扶与指导。从个人每周四晨间巡查情况来看,我们需要召开一次轰轰烈烈向身边榜样陈主任、周老师学习的师德建设活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每日早到校,清理卫生,个别辅导,检查作业、指导阅读等等。虽然到班学生不是很全,但来一个就辅导一个,面对面,手把手,把辅导工作做到极致。不论教学技巧,就论工作态度,做到当日功课当日清,学生懒惰思想自然杜绝。课堂教学时间的不够,只能从这些边角料时间来挤,而且边角料时间也要讲究效率。当前尤其是中低年级,要切实加强早读内容指导,加强每日任务分解。
3. 单词、课文的掌握程度问题。提高质量不是拔尖提优,追难求异。更多需要的是夯实基础。词汇量是英语学科得以继续学习的基础。面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个体,我们需要低起点,多练习,勤反馈,滚雪球。结合早读课和课堂学习能力、效果的差异,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加强班级“一帮一一对红”的策略应用,解放老师的时间,争取能够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于学困生,最初要求起点要低,制订差异化学习要求,低到让他能够“跳一跳能摘到”,能够有任务可做。据了解,部分班级学困生在班级里已经无所事事,不仅教师失去了希望,他自己也完全丧失了学习信心。
4. 关于提前候课问题。候课肯定是好事,但时间过多过长也不是好事。学生下课只有10分钟,不让他们稍微疯一疯,遛一遛,解决一下生理问题等,肯定不符合学习规律。我理解中的候课至多2分钟,至少1分钟,关键是让学生收心,师生间加强情感交流,适时加强常规教育。其他学习任务还是要在课内时间完成。
5. 要加强家校共育研究,争取家长配合支持。现在不仅是比拼学生时代,也是比拼家长素质时代。英语学习内容难度的提升,如今孩子的学习态度,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家长的配合。这就意味着我们教师要勤,要善于调动家长积极性,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的培养价值与希望所在,要善于给家长分配适量的任务,让亲子共读在英语学科生根,通过QQ群等反馈的形式让家长看到希望,学会坚持,最终成为我们孩子成长路上的好帮手。
最后,想说一句,我认为:质量提升更多依赖我们每个英语教师个体发展,尤其是责任意识的健全,教师个体荣誉的维护。靠频繁的监管、过多的抽测,甚至越俎代庖,都不是问题解决之道。不需扬鞭自奋蹄,这是做人的最佳境界,也是我们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