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14 11:11:10——旧版教育博客)

女儿第一次生病,是出生三天后的黄疸,爸爸为我请的护理阿姨一直试图说服我们要给宝宝喂葡萄糖水,我和先生拒绝了,觉得让小家伙这么早接触甜味的东西,母乳便不会再有诱惑力了。再者,黄疸一词,我们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事实证明,女儿的黄疸值越来越高,我的出院当天,本是朋友的主任医师不断劝说,先生已眼泛泪光,我自是决堤的泪水,却毅然抱着女儿回了家,然后先生把自己关在书房,猛抽了很多很多的烟,一个小时后,女儿去了医院,住进了蓝光照射的保温箱。一天半后,先生执意把女儿带回来,说出事了自己负责,因为实在忍受不了那种看不到孩子、也不清楚孩子如今什么状况的痛苦。我们在家里,查阅书籍、上网搜寻,煮玉米须、给宝宝的屁股晒太阳,古方秘籍全用了。在女儿因为吃治黄疸的药导致拉肚子到差点脱水后,我坚持断了药,每天在忐忑里等待女儿的黄疸数值,无比的煎熬。那时想,我若是个儿科医生该多好!

在女儿五六个月时 ,她遇上“厌奶期”和拉肚子,折腾的够呛。而平时看来小小的腹泻,竟持续了一个多月。反反复复、断断续续里,我们的白头发都快长出来了,泰州每家医院的儿科均已跑遍,防腹泻奶粉、各种益生菌的药,通通都没有用,唯一一致的是,所有医生都不能说出个道道。无奈之下,我们在网上挂号,去了一趟南京儿童医院,药配了一大堆,医生仍没有说出我们能理解的病因。回家数天,我决定用苹果煮水给女儿试试,这是之前我便查阅到的一个办法,只是开始时医生怀疑是否是乳糖不耐受,带甜味的东西我都没有敢给女儿尝试。惊喜的是,女儿在喝了两次苹果水后,腹泻彻底好了,且这个办法被我“发扬光大”,女儿一有点腹泻便用此法,屡试不爽,得意间,我开始自诩为半个儿科医生,在一众新手妈妈堆里,招摇过市。

女儿第一次发烧实在周岁生日前几天,小家伙烧到40.3度,我一下就懵了,眼泪珠子止不住的往下掉,两天两夜几乎都没有合眼,从发烧到出疹子、再咳嗽,折腾了两个星期左右,我们从最初的惊慌到淡定,倒也是成长了不少。后来女儿再感冒、发低烧,也便应付自如了,超过多少度吃什么药、嗓子里什么样的声音是因为有痰、有痰就是有炎症、有炎症该吃什么药……物理降温、药物治疗,转换间,效果很明显,也越来越轻松。于是后来的“吹嘘”里,我的“儿科门诊”又多了一项:感冒、发烧。

除此之外,我并没有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说也奇怪,没有做妈妈前,一些迷信的东西都嗤之以鼻,如今在爷爷奶奶的说服之下,竟有点半信半疑。什么半夜哭闹是因为“吓着啦”,哪里不舒服却道不明原因时 是因为家里先人“看”了孩子的,我与先生两个无神论者,被家里的一些老人“忽悠”的似信非信,每次见宝宝哪里不舒服,科学对待的同时,愿意让他们“治一治”。这个周末,女儿连续两个夜里闹腾的厉害,白天总是没有精神,小眉头皱着,眼皮也耷拉着,我一看,呀,这不是奶奶嘴里的被“吓”着了嘛,于是趁女儿睡着,轻轻的摸着她的小脚,故作深沉状,先生见,问我在干嘛,我说给女儿“摸黑”,他一下子就逗乐了:你不是一直说自己为大半个儿科医生吗?怎么还成神婆了?我白了他一眼说,这是中西结合,本科室独创。

上个月,家在“帝都”的表哥家儿子因为黄疸原因住了院,第一个电话便打给了我,在问过数值后,告诉他哪些药能吃,哪些药不能吃,还有民间偏方,表哥连呼专业,说我说的药正是医生所开;同事家宝宝拉肚子,在QQ里发了动态,我立马打了电话过去,同事觉得感动不已,我说只是举手之劳,因为我能理解在孩子身体不舒服时,真的希望身边能有一个懂的人出现,告诉自己一个方法……

于种种焦急、心疼里,我无奈的成了半个儿科医生,但每次把自己的方法告诉那些新妈妈时,心里都充满了成就感。

但希望我的儿科门诊,仅限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