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结合课标提出了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课本剧在实际教学中应用,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优势,课本剧的种类,课本剧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模式。英语课本剧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课本剧应用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义务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的积极的态度,是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结合课标提出了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中课本剧在实际教学中应用。

    课本剧表演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表演形象地呈现语言的一种表现方法。它是以教室为舞台,表演题材和教材紧密联系,表演是教学生的一种生动的教学形式。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是弥补语言环境不足的重要方法,它拓展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空间,创设了使用语言的环境,表演就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故事,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一、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1.激发兴趣,学以致用。

小学生天性好动,好胜心强,喜欢模仿。课本剧表演为英语教学的语言运用搭建了有效的平台,创设了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情景中运用自己已经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表现剧中的人物性格特点,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的技能,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发展。

2.在表演中学会分享与合作。

学生在各类课本剧表演的创作,排练和演出,都要经历学生和老师的相互交流。秉着实施原则:学生自愿组合、分工明确、师导生演。在整个过程中相互合作、讨论、分工,评价,相互协调,发挥学生各自的长处,擅长表演的就当演员,擅长图画的就搞布景和装饰,擅长写作的负责文本的编写和修改,擅长乐器的可以伴奏配乐,整个过程相互配合协调,培养学生的处理问题和协调沟通的能力,增强了学生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

3.在表演中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果单纯讲解的话是非常枯燥的,而且学生在学习与表达起来比较吃力。但是用课本剧演出来的话,学生会将自己置身在情景中,很容易就能理解记住。在真实的情景中语言综合化表现,《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6Holidays这一单元向学生介绍了中西方的传统节日。《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9 Breakfast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尤其是早餐。《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8 I’m hungry 在教学中重点介绍了不同的待客之道。这些文本形式的内容可以改编成对话形式,通过课本剧表演让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差异,培养文化意识。

二、小学英语课本剧的种类

1.模仿类

这种类型适合听说课。可以直接用课本内容或稍作调整后用来做剧本。在小学英语课外阅读中课本剧的引入把英语教学从课内引向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习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在区教育局两年一次的小学英语课本剧展评中,各校学生生动地将课本语言知识以“儿童剧、童话剧、分幕剧”的形式表演出来,他们富有创意地将每一个学习要点的相关句型组合,环节紧凑、幽默风趣,观众开心,学生受益。此时,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自主参与、共同分享,不仅能轻松地学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展示了自我。

2.改编类

五年级上册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Cinderella这两个童话可以在学生掌握了文本的内容,了解中心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改编。

六年级上册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是《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教材将这个童话改编,以适合小学生英语阅读,在本单元Fun time板块,安排课本剧表演活动,用英语演绎熟悉的童话故事。课本剧表演所用的目标语言通常是一般现在时,考虑到班单元的目标语言时一般过去时的相关表达,教师可以安排角色分工把课本的内容改编成对话形式的剧本,以小组为单位,课上布置,课后排练,在本单元最后一节复习课上表演。

3.创新类

在创新类课本剧表演中,学生自己编写大量的剧本进行排演,这些剧本有的来自寓言故事、西方童话故事,有的是来自阅读材料,有的来自实际生活发生的事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生编写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剧本《Get away from bad manners》就是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编写的创造的剧本,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开发了思维的空间。

三、英语课本剧的组织形式

1.  实施原则:学生自愿组合、分工明确、师导生演。

2.  分组的方法:

(1)  按人数分组。表演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表演内容,决定用人多少。

(2)  按程度分组。有利于面向全体、取长补短、相互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为目的,分为:优生组;学困生组;优生和学困生混合搭档组。

(3)  按特长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分别编组合作。

3.  职务设置与分工合作。

组长1名:领取、改写和抄发剧本。

化妆师男女各1名:负责演员的装扮。

制片人1名:负责利用智能手机录像。

道具师1名:负责准备好本组演员演出的物品。

计时员1名:合理分配各位演员的表演时长,前后衔接自然。

顾问1名:负责向教师汇报组内情况和传达教师的建议。

演员若干名:背好台词,认真排练。

4.教师有效的表演师范。

在课本剧中教师的角色示范环节必不可少,如: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语言的运动,体会语言的语音、语调以及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变化和感情变化,或喜或悲,或哭或笑。当然也要为学生创造自我发挥的空间。教师提供的课本剧只是一个范本,学生可以根据实际和自己的理解在原课本剧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鼓励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尽可能发挥他们各自的才华。

四、英语课本剧教学模式

1.  教师确定表演主题范围,学生自由组合,讨论角色分工,填写一下表格,进行排练,自制道具等。

课本剧分组表演信息表

Group

(组别)

Partner

(同伴成员)

Character

(饰演形象)

Leader

(负责人)

2.  课代表收齐表格上交给教师。

3.  教师再将它们依次整理成《英语课本剧报目表》(见下表)。

班级

Class

节目课时(节目

名称)(Program

组别

Group))

参演学生名

单(Performers

4.  通过投票,推选课本剧表演的小主持人,由其负责宣读相关规则、预告节目、提醒下一组小演员们做好入场准备。

5.  教师担任课本剧表演评委,做好评分工作,评分标准如小表。

英语课本剧评分标准

序号

内容

权重

得分

1

口语表达

language

流利、清晰、发音标准、语法正确、富有情感

2

舞台表现

Show

表演真挚自然、人物形象逼真

3

表演效果

Effect

表演效果有感染力、各角色间配合默契

6.  教师公布最后成绩,对获得第一名的表演组和优秀小演员表扬并进行活动总结。

课本剧作为一种灵活的教与学的方式,重在使学生掌握知识,而非争取高低,但是对学生的表现有合理的评价还是很有必要的,课堂评价应该采取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三方评价体系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才能把课本剧表演搞得完美有成效。

总结

英语课本剧引入教学是一种相对新颖的教学模式,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树立了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我、展示风采的舞台。相信英语课本剧表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训练一定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沈龙明,《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中国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