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活动课时,生活老师找到我,对我说:“邹老师,有件事,我不知道能不能说?你们班上的刘某心理变态,晚上在宿舍内睡觉戴胸罩,穿花裤衩。而且在他床下的箱子里有好几套这样的内衣。”我一听,顿时傻了眼,要知道这件事如果被同宿舍的同学发现,他定会成为被耻笑的对象,后果将不堪设想。想到这里我随即对生活老师说:“这孩子也许是看到妈妈或姐姐的内衣好看,一时感到好奇穿着玩的。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能声张。否则弄不好反而会把小事酿成大祸。到时不可收拾。”然后我又叮嘱生活老师,夜里值班时多留意他,一有情况及时和我联系。
事后,我反复考虑这件事的处理方法。最后决定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协同教育。让家长谎称在周五放学时帮他收衣服时发现他把“姐姐”的内衣收到了自己的箱子里了,并责怪他太粗心,希望他这次把衣服带回去还给姐姐,以后再不许闹着玩,那些东西是女生用的,男孩拿多别扭呀!
经过这番教育后,我发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果然再没有听生活老师反映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刘某仍和平常一样正常学习,而且表现挺好。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天早上,隔壁班上的一位女教师放在班上便用的一双靴子不见了。老师着急地一个班一个班地寻找,后来有同学说刘某昨晚上了六(3)班了。于是我把刘某找来了解情况。他告诉我昨晚确实去隔壁班了,不过没见过什么靴子。
没想到,一节课后,那位老师找到我,神情紧张地说她去学生宿舍了,发现靴子就在刘某的箱子里。而且箱子里还有女孩子的内衣。我一听觉得事情有些严重了,偷鞋子是小事,这件事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怎么办?思来想去,我决定让那位老师把鞋子放回箱子里,保持原样。我去找刘某个别谈心。这次,我先入为主,直接对他说:“刘某,你是个好孩子,为人要诚实。这一点你应该知道。现在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你如实告诉我,你究竟有没有拿老师的靴子?昨天进六(3)班教室的只有你一个人,你的嫌疑最大!”在我的追问下,他终于承认拿了老师的靴子。我进一步问他:“老师的靴子是女式的,你又不好穿,为什么拿呢?”他说是做道具用的。我没有揭穿他,而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这样,你悄悄地回宿舍用袋子把靴子装来交给我。这件事只有你我知道,我一定替你保守秘密。不过,下不为例!”果然不一会儿他就把鞋子拿给了我。
这件事我在班上只字不提。但是,我再一次提醒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表现,并做些生理和心理知识的辅导。在学校我更是多了个心眼,在学习上、生活上多多关心他。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他比以前学习更有劲头了,对我也更加信任了。我上课时总能看到他专注的眼神,毕业考试时,他语文考了96分。看着他满怀自信地为小学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我如释重负,祝愿他今后能一路走好!
反思:
一、 孩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刘某是一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无锡打工,从小跟爷爷、奶奶和姐姐一起长大。从三年级起寄宿在学校。所以亲情的缺失,是他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2、刘某已是六年级学生,他正值进入青春期,对男女生生理知识不胜了解,一切对他而然是那么神秘。对女性开始产生朦胧的暧昧与好奇,正是这种好奇心使他做出了超乎寻常人的举动。
二、如何处理这类问题。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普遍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有效的教育,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走上犯罪道路。要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学校,教师发现学生有异常行为,要及时了解事情的原委。冷静处理。如果上述案例中的事件处理不当,不仅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打击,还有可能毁了孩子的前途。
教师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和心理问题,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量对策,协同教育。而且此类事件不宜声张,宜个别教育,同时要注意替学生保守秘密,维护孩子的尊严。
其次,父母要树立起对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多利用现代发达的通讯工具,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多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除了尽量多争取时间回家与孩子团聚,父母即使在外打工,也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一方面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另一方面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三、如何对待学生的秘密。
秘密是一个人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情。在处理教育学生与保护学生秘密这一对关系时,我认为教师的机智与宽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完全可以做到既使学生保留自己的秘密,又达到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效果。当老师发现了学生的秘密时,一定要慎重考虑,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分析。因为尊重学生的秘密本身也是对学生很好的教育。宽容一点也许就会生长出智慧的花朵,温柔一些也许会得到意外的收获。学生或许会因为你替他保守了秘密而对你充满感激,这才是智慧教育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