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学习上的“差生”,而且往往是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学生”。我们学校有131位留守儿童,面对如此庞大的队伍,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是我们每一个溱小老师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以课题研究为引领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办法。在一系列管理方法中家校联系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们要求所有的教师至少每月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互通一次信息。老师可以在家校联系卡上写上留守儿童近阶段各方面的表现。如取得的进步,存在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要求监护人支持配合的意见或建议等,让留守儿童带回家,再由监护人将留守儿童在家情况及内心想法填于卡上签上名,由留守儿童带到学校,交给老师。
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为主。爷爷奶奶或亲友通常只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教育管理方法简单。家校联系卡能很好地发挥纽带作用,老师可以给监护人提出一些建议,使家长看了联系卡以后,知道自己从哪些方面配合教师,以利于孩子的进步和发展。如:开学初为了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给留守儿童发家校联系卡:这学期,我们的重点是抓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许多孩子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个别学生还没有养成好的习惯,请家长在这方面下功夫,督促孩子做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比如家庭作业书写要认真、正确率要高,在家里要学做做家务等等。这比一次考试得到好成绩重要得多!长远得多!
当留守儿童有了点滴成绩时,我们用家校联系卡及时向监护人报告。让监护人看了舒心,留守儿童看了更增添信心。比如我们班上有一名留守儿童他语数英各科成绩都不好,但是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他却相继获得男子100米、800米跑冠军。我不仅在班上极力表扬他,而且在家校联系卡上写道:今天的你,在运动场上光彩熠熠!你是我们班的飞毛腿,老师真为你骄傲!相信凭着这股拼搏精神你一定能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老师期待着一个更加出色的你!监护人看后回复道:“祝愿是美好的、真诚的,让希望变为现实更是我们共同期盼的!”从此,这个孩子学习果然更加努力,在期末居然有两门课程考到90分以上,成了同学们公认的“进步之星”。
当留守儿童有所懈怠,出现了不好的状况的时候,也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卡及时敦促和提醒,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如有老师在家校联系卡中写道:孩子在学校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但是作业马虎,家庭作业经常不能按时完成。看了这样的联系卡,留守儿童自身会很受教育,因为这样的联系卡交到监护人手中,家校联手进行教育。留守儿童再不能钻空子了。
在家校联系卡中,有我们老师对留守儿童热情的赞扬和真诚的鼓励,有我们老师对监护人育人方法的耐心指导,有监护人对孩子热切的企盼、委婉的教育,有留守儿童们对师长的感恩。通过家校联系卡我们可以了解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真实想法,对教学很有促进作用。就这样一张张含着爱、裹着情的家校联系卡辗转于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三者之间,如同一条感情的纽带,架起了一座座家校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的桥梁,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