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王磊乐是一位留守儿童,早就想到他家去家访,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临放寒假时,我先跟他爷爷预约了一下,说过两天我想前去家访一下。他爷爷很高兴,说可能过两天他爸爸妈妈也要回来了。

于是,放假后的第三天我在“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王磊乐家。

那天,只有王磊乐的爷爷在家,他爸爸妈妈在外打工还未回来。走进王磊乐家,看到的是比较简单的家具,但很干净,算是农村中不太富裕的人家。与他爷爷谈过话后,我参观了王磊乐的房间,房间收拾得很整齐,正对着孩子的小床有一台32寸的大彩电。可是,我的目光扫遍了整间房屋,仅仅看到几本平时在学校读的书,其他该这个年龄的孩子阅读的书几乎没有。这在我的预料之中。难怪孩子的成绩不理想,课外阅读几乎没有,怎么谈得上提高成绩?是没有钱买书,还是孩子不喜欢读书?亦或是家长根本就不重视孩子的阅读?我的头脑中产生了多个疑问。

于是,就读书这个话题,我与他爷爷聊开了。从他爷爷的话中我感觉他很重视孙子的品行教育,对孙子的衣食住行照顾得还是比较周到的。对孙子的现状判断得也比较准确。但是由于自己年纪大了,又不识字,没有精力也不能对孙子的学习进行指导。平时孙子做完作业,就看电视,很少看书。我将王磊乐心理年龄比较小,自理能力较差,阅读理解能力也比较弱,而且作为留守儿童性格比较孤僻,这些都和他交流了看法,并希望他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假作业,有时间要多看看课外书。最后我把自己带去的书送给孩子,希望能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一个好的开端。

家访结束后,我心中不免产生很多的感慨。在没有书的家庭怎能培养爱学习的孩子呢?作为留守儿童的家长真的就没有钱给孩子买书吗?有钱买电视机,而家里连张书架都没有。我们的语文课本里讲到过很多父母宁可少吃少喝也省下钱来给孩子买书的故事,对有的家长来说,这难道真的只是故事吗?孩子为什么宁可看电视也不能安静地读些书呢?读书对他们来说远不如看电视给他们的冲击感更直接,更强烈。面对选择。孩子们舍得眼前的诱惑吗?读书需要一种毅力,一种禁得住种种诱惑的毅力。这需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协同教育。

此次家访使我更明确了一点:学生在家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相比其它儿童来讲,不仅时间少、数量小,而且欣赏层次浅,有的甚至课外阅读量就为零。本学期,对我班孩子的课外阅读必须从兴趣和制度上加以培养和制约,双管齐下,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对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问题,首先从源头抓起,组建好班级图书角,帮助他们解决没书读的问题。其次,积极开展读书活动,让留守儿童读好书,学习先辈的革命事迹,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并举行讲故事、朗诵比赛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不仅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还学会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读书是开启一切智慧的金钥匙。希望本学期,我能帮孩子们打开智慧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