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下午,教师政治学习时间。我布置学生以“一个温暖的__”为题写一篇作文,并适当进行了一番指导。
学习结束后,学生已写作完备。我粗略看了一下,学生的题目异彩纷呈,有写一个温暖的家庭的,有写一个温暖的集体的,有写一个温暖的小巷的,有写一个温暖的怀抱的……忽然“一个温暖的小纸条”印入我的眼帘,我不禁怦然心动,心想:莫非……细细读来,果然她把前不久班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来了。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我拿到试卷,看到试卷上没有一个‘×’,只有‘√’,可在分数栏里却赫然写着‘79’。我惊讶极了,再仔细一瞧,发现有些题目没有打‘√’,而且在出错的地方用红笔圈出了。顿时,我感到浑身不自在。翻到卷末,我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的书写很工整,字刚劲有力,批阅你的试卷简直是一种享受。其实你的头脑很灵活,只要你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学习上,我相信今天的‘79’一定会变成明天的‘97’……看到这里我高兴极了,可我又觉得对不起老师。我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考一个高分……从此,我奋起直追,上课专心听讲,作业按时完成,课后认真复习……终于又一次语文考试时,我考了一个高分——一个令自己满意的分数,我开心地笑了!……”
顿时,我心潮起伏:我的一张小纸条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我们作为老师的在教育学生的方法上不该有所启迪吗?
反思:
我们教育学生的手段有很多种,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手段就是激励。专家认为:未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只能发挥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而经过激励的人内在潜力可以发挥到百分之八十至百分之九十,超过一倍多。这个科学的数据有力地说明了激励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案例中的那张小纸条能发挥如此巨大的魅力,其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发挥了激励的作用。纸条上对学生习作时工整的书写,漂亮的字迹,及灵活的头脑等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出了希望,点燃了学生上进的火花,激发了她求知的欲望。
原因之二是那张小纸条也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根纽带缩短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老师的这份情感激动着学生的心房,使她能更加心情愉快地、更加努力地学习以实现老师的期待。这又有效地激发了她的学习兴趣。
原因之三是那张小纸条体现了教师的因材施教、宽容待人和巧妙引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习惯、爱好,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还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要宽容以待。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教师用小纸条的方式灵活委婉地教育学生、鼓励学生,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来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它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唤起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使之自觉地改正缺点、努力学习。
教育呼吁更多的人文关怀,一张小纸条有时就是一种有效的实施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