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中写作教学的新思维下的教学策略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这也是我们开放习作中的开放目标之一——兴趣目标。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在下面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欲写先说,以说促写。

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但他们平时与人闲聊时却能滔滔不绝,甚至时时妙语连珠,可一到写作文时就愁眉苦脸,无话可说。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把要写的内容说出来,以说促写。如

碰到作文题目,尤其是遇到一些难写的作文题目,我总是先让学生展开讨论,认真审题后,对所写的内容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博采众家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大大克服了学生作文时的畏难心理。

二、欲写先看,以看促写。

遇到写景状物的作文,学生时常头疼的是满目皆景,一是不知如何下笔,抓不住重点,突不出特征;二是搞不清景和景之间的联系,不知道先与哪个景物好;三是不懂写景和抒情的关系,写不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如果硬让他们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自然写不出生动的文章来。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对作文产生厌恶感,所以遇到写景状物的作文,可以先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所写的对象,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可适当进行点拨,对观察的角度、顺序、重点必要时提醒一下学生。引导他们思考:这一景物和那一景物区别在哪里?你看到这些景物想到了什么?哪些景物你感受最深?经过这么一准备,写景、状物就不会难了。如:一位同学写学校花坛里的月季花,其中一段这样写道:“一进校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色泽鲜艳的月季花。月季花的颜色各种各样,有深红的、桃红的、淡黄的……有的含苞欲放,像个小姑娘;有的刚绽开了几瓣,仿佛很吝啬,舍不得将自己的花容月貌展示给大家欣赏;有的则像个大大咧咧的男孩子,咧开嘴巴笑着闹着;有的花瓣全部落光了,好像正在伤心……”如果他没有进行仔细地观察,能写得这样生动现象吗?

三、欲写先活动,以活动促写。

遇到写活动的作文,最好的办法是把活动和作文结合起来,在活动之前先把作文要求公布出来,然后先活动再作文。让学生通过活动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使作文成为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的情感过程。活动结束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活动时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写起来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写起来就能得心应手。如:我组织学生举行了“吹鸡毛”的游戏之后,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活动时的精彩片段,谈活动时的感受、活动后的体会,然后让他们写下来。大家兴致很高,纷纷埋头写作,不一会儿,一篇篇优美的文字便出现了。一位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老师一声令下,我和许路就手忙脚乱地吹起来。那鸡毛真是不听话,不管我怎么吹,它飞几下就像喝醉了酒似的,摇摇晃晃地落下来,好像在说:怎么样,我就不动,哼!”

四、欲写先读,以读促写。

读就是把那些在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同类题材的同龄人的作文或老师的下水文,读给学生听,学生的好胜心强,你把别人的作文一读,他们在不服输的心理支配下,恨不得立刻写一篇比一比,这种比一比的情结其实就是写作文欲望,而且读优作还能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学人家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一些优美的词句学生还可以进行迁移运用。

五、欲写先赛,以赛促写。

这里所说的赛,不是单指某一篇作文而言,而是指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经常举办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作文竞赛,通过竞赛来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获奖或被发表了,得到同学的祝贺,老师的赞扬的时候,心中的自豪感会油然而生。这样,学生的作文兴趣会随着一次次的成功而不断提高。而且在作文竞赛中,如果有一个人得了奖,这不仅对获奖本人是个促进,而且对一个班、一个学校的同学也是个促进。

总之,只有当学生对作文有了兴趣的时候,学生才能做到自觉地作文,也只有当学生自觉地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我们的作文教学才算是真正取得了成功。

六(1)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的历程,我做一番反思与总结。班主任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效率太低。难道做班主任一定要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我在班级的管理当中,注重不拘一格用人才。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如何从这些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只是起指导、引导作用。我认为班主任必须如同将帅,能够熟悉每位学生的特长、爱好、能力等等方面,能够不局限于那几位成绩优秀学生的管理,而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只要哪位学生哪一方面有特长,就让他负责那一方面,不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小了,而且班级的事务也会有条不紊。
在平常,很多的班主任经常谈到对班干部的培养,在我班,差不多有一半的学生就是班干部,他们分管班级中日常事务的各个方面。例如卫生管理人员,又细分为讲台桌的卫生,作业架的卫生,电视机、实物投影仪的卫生,玻璃窗的卫生,瓷砖的卫生,畚斗、纸篓的卫生等等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值日生做好值日。这些管理的学生不见得成绩优秀,只要他们有为班级服务的思想,只要他们做事认真负责,就授权于他们,让他们管理,为班级出一份力。我班的孙志翔同学,成绩处于班级倒数,但是我发现他对班级比较关心,谁扣分了,谁在班级中老老违反纪律等等,他总能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于是我就让他发挥这一特点,让他将每天四项竞赛的扣分纸收集起来,便于统计我班一周来,一月来,甚而半学期来哪些方面扣分比较多,以利于下一周,下个月,下半学期的改正。我发现他担任了这一职务后,不但把工作做得非常的到位,而且他的成绩也进步了不少。    
作为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安全教育等等,如果单纯的说教,灌输,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讲得口干舌燥,嗓门冒烟,但是学生听着觉得枯燥乏味,用学生的一句话来讲就是“耳朵都听出老茧来了”,于是采用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的方法来应付,因而效果不见得好。我经过几年班主任工作的摸索后,得出这样的经验:巧用事例,提醒学生干这种事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记得在上学期,我班的学生也曾出现过玩“竹飞机”的行为,我一经发现,马上就没收了。为了使学生明白老师没收这种玩具的原因,我就是通过述说事例的方式。并且这个事例与玩“竹飞机”有异曲同工之妙。事例中讲的是一位学生射竹箭,由于竹箭不长眼睛,飞过去的时候刚好戳在另一位学生的眼睛里,造成严重的后果,好朋友做不成了,两家的家长反目成仇,并付诸以法律,追究民事责任。受伤的学生造成残疾,成了终生的遗憾,射箭的学生也没好到哪里去,赔款还是小意思,自己的良心也过意不去。现在你们所玩的“竹飞机”是否也与这事例中的竹箭相仿,如果酿成了这样的后果,再来没收就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了。我发现通过这样的事例讲述,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且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本学期,有些班上同学做危险的游戏,我在班上调查,有没有玩这种危险性游戏的,学生说:“没有,你在上学期不是已经说过不能玩了吗?而且玩这种游戏会那么危险。”一学期过去了,学生还能牢记着这样的游戏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从而避免接触这种玩具,不玩这种游戏,老师的教育目的不是就达到了吗?还有比如说自行车不能搭载人,不买三无产品,不去钓龙虾等等凡是与安全教育有关的事例尽可能采用,让学生信服,明白老师的用心。   
并且我协调好与各位任课老师的关系,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通过与学生的谈话,了解学生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动态,通过分析一些学生的行为表现,透过表像看本质,对学生的了解更为全面。我班的学生丁清刚来的时候,真的可以说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不管什么事情总是闷在心中,班级中的事务好像与她无关,即便她被人欺负,她也不声不响,“忍”字当头。从学生的口中得知她是一位领养的孩子,自我感觉低人一等,而同学们对她的遭遇不是同情,而是看不起她,好欺负。看到这种现象之后,首先我找来丁清同学进行谈话,让她充满自信,在老师的眼里,不管是谁,地位是一样的,你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养的孩子而瞧不起自己。其次,对学生进行教育。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她总是更多的照顾。挑选容易相处的学生成为她的同桌,多找她谈话等等。她的转变是非常明显的,脸上的笑容多了,与同学的交往多了,成绩进步也是非常的显著。毕业语文考取了优秀,要知道她刚来的时候,语文成绩才70来分。 
当然在这学期中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四项竞赛中的小红旗的数量,挂在校门口,每次经过总是有点汗颜。虽然每次少先队大队部的抽查,总说我班卫生维持得较好,学生的表现还行,但是被检查的同学扣分总是事实,说明在班级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漏洞、缺陷,使检查的学生有毛病可挑,有分数可扣。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处理问题过于急躁,太过于恨铁不成钢,“多用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位人才”做得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