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敦大学研究锻炼和运动科学的教授诺克斯认为每个人的意志力潜能都是非常巨大的。

  他说:疲惫不是一种身体反应,而是一种感觉,一种情绪。

  所以极限运动员能不断突破常人眼中的身体极限。这些运动员知道,第一波疲惫感绝对不是自己真正的极限,只要有了足够的动力,他们就能挺过去。

  原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六十岁后开始去哈佛大学留学,一开始他觉得自己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都无法再和年轻人匹敌,初进哈佛听课时,自己完全听不懂,而且当天的作业很少能在第二天凌晨两点之前完成,整个人特别着急焦躁,以至于经常牙疼上火,苦不堪言。

  后来他对自己说:觉得自己这么大岁数还能和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年轻人一起学习,这么难都在坚持,于是就有了信心和斗志。

凭借着这份信念和意志力,他在哈佛求学第一年度日如年地死磕,弄得心力交瘁,精疲力尽。但熬完了一年后便慢慢适应了,第二年他觉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最后他顺利地完成了哈佛两年半的学业。很快便又申请去了剑桥。

  在学习这件事情上他从来没有因为年龄而胆怯和止步。

  六十岁也许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颐养天年的岁数,要做的就是每天喝喝茶、下下棋、逗逗孙子、散散步。谁也不愿更不敢再去瞎折腾。

  但对王石,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无论是攀登珠峰的成功,还是从零开始异国求学的经历,身体、年龄都未能成为他的阻碍。

  到现在他都是如此,无论走到哪包里必须放的三样东西之一便是书。

  走到哪看到哪学到哪。

  生命在于生生不息的学习。学习这件事已然成为了他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就如同每天要刷牙洗脸一样。

  吉姆·兰德尔说:一旦你建立起强大的毅力,契而不舍地向着自己的目标或梦想勇往直前,惯性就会成为你伟大的朋友。

  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享受。

  原来不是我们的身体不能承受,而是我们的意志力承受太弱。

  时尚老人王德顺50岁的时候演哑剧,因为要用形体表现,就逼自己练功;60岁的时候要演活雕塑,得把肥肉练掉,就逼自己把肌肉练起来;到79岁的时侯走T台,光着膀子领着一队模特上T台,白发苍髯却胸肌赫然。他一夜爆红,赢得了最帅大爷、老型男等称誉,成为了一位非常励志的传奇人物。

当记者问他是如何做到的,他说:

  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给自己设计、想象的一条路,我要走什么路,要达到什么效果,这是精神的要求反映在我的身体上,要求我的身体必须这样。

  所以,很多人之所以平庸,因为他们输在了止于平庸。

  身体、年龄不过是自己贪图安逸、逃避失败的一个借口罢了。

  不去做怎么知道不行,没有全力以赴怎么知道不能。

  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