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女,10岁,如花般的童年本该享受阳光般的生活,可是在这个孩子的生活中却笼罩着一层阴影。自她出生起,母亲便弃家而去,至于母亲长啥样,孩子没有任何印象;父亲本是一个年轻体壮的劳动者,却在她9岁的时候,因故去世,使得这个家庭唯一的支撑也失去了,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贫困了;现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奶奶体弱多病,患有腿疾,行动不便,生活仅靠爷爷打一些零工维持。
2017年9月我接手这个班知晓了这些情况后,作为班主任,我看在眼里,惦在心里,主动联系学校领导,尽力帮助这个孩子解决她所面对的困难,精心研究并制定了爱心帮扶计划,使她能够在校园生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她进行了帮扶:
一.思想上引领
**红与大多特殊家庭的孩子性格有所不同,她很活泼,甜甜的笑容常常挂在嘴边,但是与同学相处却不太融洽。或许是因为自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家庭的变故没有对她的性格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却没有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这孩子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自由散漫。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师生情感的“共振、共鸣”期,教师提出的要求,对学生来说,可接受性最强,教育效果也最佳。基于她的情况,我多次找她谈心,以教师妈妈的立场和口吻劝说她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告诉她未来想要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读书改变命运,知识改变人生”,试试将精力集中在学习上,这才是当前最要紧的任务,要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掌握知识、增加能力,才能真正创造美好的生活。
二.生活上资助
微薄的收入实在难以维持他们家庭的生活和她学习上的开销。记得刚刚见到她时,黑瘦黑瘦的,身上穿的也是别人给的旧衣赏,也向曾经教过她的同事了解到:冬天,她没有厚衣服穿出去上学,奶奶让她窝在家里的被窝里取暖……我将这些情况汇报给校领导,学校免除了她的伙食费和部分书本的费用,并给予她生活补助。我们班同学也在我的引导下对她伸出了关爱的手,女同学带来了衣服、鞋子,男同学带来了书、文具……不久,她的新衣服、新鞋子,新文具有了......周末,我将她带到自己家中,给她做了可口的饭菜,与我同龄的女儿一起读书、玩耍。每到传统节日,我会给她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生活上给予她一些帮助,使她能够安心地投入学习。
三.学习上指导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红的学习成绩,必须先让她对学习产生兴趣。为此,我在语文课上经常提问她,开始她每次站起来好久才发言,慢慢吞吞地非常让人着急,于是我便给她鼓励的眼神、婉转的提示,她能回答出来后,又针对性地大力表扬,给予她学习的自信心。现在她站起来就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口语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课堂上找回了自信也就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二)给予特殊关照
因为没有家长配合督促她的学习,她的基础比较薄弱。针对这些情况,我常常在晚托管期间,对她“特殊关照”,把她叫到我身边来听写词语,检查背诵,订正作业。她的作文写得不太好,许多次我就站在她旁边,对她的语序、用词等进行了现场指导。在批改她的作文时也对她格外仔细,不仅就行文布局方面提出建议,还写上勉励的语言。
经过一学年的跟踪帮扶关爱,现在的她在诸多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
1. 她的乐观大方同学们都乐意接受,课余生活都愿意和她一起玩耍游戏。
2. 她的思想上已经消除了对学习的恐惧感、散漫作风,作业能够认真按时完成,对于作业中遇到的难题也能主动钻研,遇到难题能主动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3. 她能够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学校举行的“放飞中国梦”纸飞机比赛中,她取得了中年级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冰心曾写过一首小诗“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对于小小红同学来说,家庭的变故是非常不幸的,注定她在成长的道路上要经历种种其他孩子无法想象的困难,但是于我而言,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怀着一颗关爱的心去帮助一个弱者,她一定会和这个年龄的所有孩子一样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我要努力将爱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