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囿于安全考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学校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只能“水中望月”。2014年的初冬,寒风萧瑟,但姜堰小学教育舞动了课程整合的春风,推倒了横亘在学校与自然之间的藩篱,给了学生去享受阳光、拥抱自然的机会。
生活的美妙在于行走在每一寸自然里。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出发了,脚下是步步生莲的轻快,唇边是欢声笑语的热烈,眼角是眉飞色舞的欣喜,耳畔是莺声燕语的婉转。
溱湖湿地,儿童们看白云在湖波里流连荡漾,麋鹿在湿地中含情脉脉,天鹅在草丛中尽情嬉戏。田园牧歌,孩子们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幽旷远、超凡脱俗。姜堰博物馆,他们见证时光的痕迹、历史的变迁、文化的传承。王氏宗祠,同学们懂得了泰州学派名扬天下是先贤的荣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是他们的使命。
学校除了着力打造团队意识的“集体游”,还推出了以融洽亲情为主要诉求的“亲子游”。每逢节假日都会布置一项“特殊作业”——和父母一起远足。孩子们和家人徜徉在“淡妆浓抹”的西子湖畔,在常州淹城洒下了欢声笑语,在中山陵里穿越着时空的隧道……
“文明礼仪”是我们最闪亮的名片,深深地根植于孩子的内心。车厢内、马路上、小河边,他们只留下嬉戏的身影,欢快的笑声,由衷的赞叹,不留下一丝遗憾;花朵旁,只带走美好的回忆、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不带走一片花瓣。
孩子们在闹,老师们在笑。镜头里的每一个笑脸都成了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温暖。空间的解放,让孩子们欢呼雀跃,更找到了那份久违的轻松与惬意。草地上,老师和学生围坐在一起,清风为笺,斜阳为诗。阳光,是从天空落下的灵感;灵感,是在大地里生长的希望。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要让美丽永恒,让幸福定格。《学生参观访问手册》记录着我们亲近自然,阳光快乐的幸福表情;《班级游览相册》留下了温馨的瞬间和美丽;《游记文集》中鲜活的文字流淌着儿童成长过程中向上拔节的声音。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因此,我们不要舍本逐末,坐而论道,应该把生活和自然作为课程进一步去建设,去开发。让孩子们走出去,才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