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仲院中心小学的二楼楼道里,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心中不禁疑惑:有的学生怎么不在教室呢?

揣着疑惑不解的心,走进其中一个教室,便会了解其中奥妙,原来是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

一进门先是见到老师详细地讲解着新知识,学生专心致志地听讲,一个个精神抖擞,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老师讲到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时候,给每位同学发了一份随堂练习,同学们埋头苦干起来,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很快完成了练习,高速而高效,而对于一些成绩稍差的学生,此刻正抓耳挠腮呢!做完练习后,老师点了几名学生,只见他们像离弦之箭,刷刷地在教室外排列整齐,领头的一名学生带着他们来到了图书馆,在图书管理员的引导下,孩子们安静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而在教室里剩下的学生,则专心地听老师讲课,老师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余下的孩子身上,反复练习新知,帮助学生巩固。原来这一现象便是仲院中心小学放在三年级的一个教学试点。

仲院中心小学之所以想到这一试点,是因为作为老师而言,最头疼的是班级严重的两极分化,常常是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一点就通,课堂上有吃不饱的感觉,而接受能力较薄弱的孩子,一定要经过反复强调、练习才能讲知识内化。为了避免这样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下的现象,所以采取了这洋自主学习的方式。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研究、观察等多种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的变化。

三年级的全体师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试炼,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优生的知识面更加全面丰富,在学业检测中有了很明显的优势,而成绩稍薄弱的孩子,经过老师课堂上更多精力的指导,对基础知识也掌握得更牢固,学习力也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