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的时候

 

是时候

和自己单独呆会了

关掉电视 关掉手机

丢掉那些七零八落的轻艳与浮夸

清空心中的浮华与虚荣

直到

 一切归零

 

独处时,时光的浪费是必须的。更必须的是,要一个人。当然,不是惊鸿照影,不是顾影自怜。

此时的一切必然是简静的,那简是素白,那静是空灵。窗外的软枝呢喃;楼道里孩童的哭闹;屋内外婆爱听的黄梅戏句,倒也适合堕落地听下去。此时,可以醒,可以不醒,可以什么都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

和自己单独相处的时候,是最真实的时候。这样独处的时光最适合与自己对话,在时间并不光滑的隧道里与自己相认,面对自己的所不能启齿的,最厌恶至极的。此时,最私密,最浩荡,最秘而不宣。如古仲尼日三省吾身,对于生活的所有问号与质疑仿佛融在身体里的酒精,在皮下热烈地沸腾着,经这人世岁月荡涤、熬煮,蔓延至各个器官、指纹、脉络。独处,是深入骨髓的自知与清醒,是有骨骼的忧伤。

独处,并不是痴騃着枯坐着。是不单调的。可看书,可写字,可喜、可悲、可狂欢,亦可喝醉......

独处时爱翻翻旧书,在图书馆借来的那种,被磨得翘边的书骨贴着以大写字母开头的读磁编号,像每本书的名片,只爱这种独一无二。翻开薄而发黄的纸张,或有划线备注、或有一张小小的信纸夹于书缝之中,字迹隽秀也好,潦草也罢,你总能触碰到某位读者的余温与气息,有时就是那么几个字,几句话触动了你,就像春天,刚吐出一个蛇的小芯子,心就慌了,像爱情偷窥了你一眼,全线崩溃了。独处,是最美的气象与伏笔。

独处时也爱写写文字,随心所欲的那种,也许几个字,也许几段话,极短的,又是极长的。

文字是针,刺破了很多内心的苍老。把心中的万转千回与百指柔,轻轻一拈,可成花,成禅,成莲。

前几日,在图书馆翻来一本杂志,一张纸条夹杂其中,泛黄的油纸上跳出四个字“惰性气体”。

有位作家也常说自己好比惰性气体。

自言是很喜欢“惰性气体”这四个字的,带着些邪味儿,慵懒随意。在化学元素中,惰性元素轻易不与别的个体发生反应,但一经化合竟耀眼炫亮。倒也像极了独处时的自己,在与空寂的对白时摩擦出一种纯世的美,盘点了内心,剩下的人或事都那样简明扼要。

这样的独处有了最孤独也最饱满的意味。

此时

一个人,

恰当的孤寂,

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

                                                                                                                                                      ( 二零一八白露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