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目送》龙应台
母亲递过外套时瞧见了这一幕,很自豪地说:“现在宝宝只要听到你们车子发动的声音,不管在干什么,都会停下来‘再见’。”
“这么厉害!”
“这还不是最厉害的。”
“在路上,只要有白色的车子经过,宝宝都会对着人家的挥手‘再见’,他都当成了是你的车,一直在跟妈妈‘再见’。”
母亲很是自豪,而我很是心酸。
还是个宝宝的年纪,大可不必提前懂事。我已经做好了,我的每次离开,他都哭的满脸鼻涕的准备,而他却也悄悄做好了分别时的准备,多么大方有礼,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能不能理解我每次离家到底何时归,到底何时才能再抱他?没有哭闹,没有抱着我的腿不让我离开,懂事地让我措不及防。
上班的倒计时不容许我诸多考虑,车子慢慢驶离村庄的小路,身后的两个影子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一只小手一直挥舞着,一张笑脸一直微笑着。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将儿子“交接”给我的母亲后,就到院子里开车上班了。
发动车子后,座椅冰的我一哆嗦,哦!我没有穿外套。大脑里搜索着我的外套大概在客厅的沙发上的同时,我已经走到门口,喊着母亲将衣服递出来。
刚满周岁的儿子摇摇摆摆走到门口站定,头一歪,眉毛一皱,停下了嘴里没吃完的饼干,举起手来跟我使劲地挥手,那疑惑的表情凝聚在一个路还走不稳的孩子脸上,别提多么有趣了。与其说是挥手,其实跟个招财猫似的,动作一点也不标准,还是我教他的,在他七个月的时候。当时还一起教了“眯眼睛”、“飞吻”,结果现在只有 “再见”这个动作操练的最熟,是啊,分别要有仪式感!我笑着挥手回应他,假装这是个很有礼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