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幸读了《幸福与教育》这本书,本书作者是内尔·诺丁斯博士,她是美国斯坦福大学退休的荣誉教授,美国教育哲学协会和约翰·杜威研究协会前任主席。她在这本书中,阐释了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幸福是人类生活的永恒情节,追求幸福是推动人类发展的原动力,并提出为了幸福的教育目的观。因此我将对教育与幸福的内在联系进行个人的探讨研究,找到其中的关联。

首先,谈谈幸福吧。何谓幸福?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正统的理解指的是:幸福即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简单说就是心理愉快感受。当然每个人的愉快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与个人的成长身体、成长环境、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在研究中,很多学者将幸福视为人的最本质的需求,倾向于以实现人的幸福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强调幸福作为教育目的的地位不能动摇, 需要通过人性化等手段加以实现。 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需置疑的。”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里就曾这样写到:“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

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是一种应然追求。人的生活应该以幸福为目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回归到人自身的情感上,使教育造福于人,并以人的教育情感为目的,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幸福情感是哲学意义上的积极情感,也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积极情感,把幸福情感作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情感教育理念题中应有之意。联想到自己的教学,使我不得不思考,我对学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的教育能否给学生带来幸福的体验,能否使学生受益终生。

一些学者认为,传统教育过度关注学生的结果幸福,将受教育的“过程幸福”弱化、“苦化”甚至否弃,致使受教育过程与幸福剥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幸福” 被消解,导致学生对教育生活幸福感的缺损。其根本原因在于,受政治和经济等现实因素影响,家长和教师普遍认为学生的未来幸福体现在受教育阶段就是要掌握大量知识具备多种本领,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在成人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等,直接造成家长和教师更为关注、强调学生的结果幸福,忽视学生的过程幸福。

针对这些现状,作者提出了教育过程幸福论,他们认为教育过程本身应该是幸福的,教育应该为人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出必要的准备,以达到即时幸福与未来幸福的辩证统一。教育的过程是要使学生真正在自我实现、自我调适、与人合作中感受幸福的过程。哈佛大学的泰勒博士在《幸福的方法》中说到:幸福不是拼命爬山顶, 也不是在山下漫无目的游逛;幸福是向山顶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 教育过程本身必须是幸福的, 那种在为了学生未来的幸福而剥夺学生当前幸福,给学生造成不幸的做法不是教育的应有之义。

在寻求幸福的教育过程中,许多学者认为教与学构成了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形成了特殊的社会关系,幸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幸福,这种幸福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才能得以体现。学生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感觉到被关注,才有可能生成健全的人格和培养起对幸福的渴望;教师也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体验到幸福,才有可能体会到来自职业的乐趣与生命的尊严,理想的状况是师生共同处于指向幸福的教育过程中。

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教育作为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培育人的活动,要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因此,我在课堂上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抓住每一个契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通过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和竞赛规则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在多姿多彩的自主活动中感悟道德的境界,以幸福教育为主线,让幸福的德育存活于学生快乐的生活中。

作者在书中写道“因为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当教师把育人作为一种幸福体验的时候,就会更大地激发出工作热情,也就能在教育过程中有更大的创造性,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他们的老师会用心探究出一条最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道路,他们也更容易进步,他们的成就也就更可期待了。学习是学生的主要生活,教育能否给他们幸福就成了他们整个生活是否幸福的主要衡量准则,如果他们享受到了学习带给他们的幸福, 相信他们也能享受到以后生活中的幸福。作为教师必须先感受正确教育学生带给他们的幸福, 因为只有自己感觉幸福的人才有可能带给别人幸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教书育人是幸福的吗?我想对于大部分和我一样的老师来说,与孩子心心相通、看到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的那一刻应该能够感受到教育的幸福。也想起自己曾经感受过的幸福,扶起跌倒的孩子,听他们真心而羞涩地说“谢谢老师”,陪运动场上的孩子一起奔跑加油,携手欢呼来之不易的胜利,读孩子的日记,陪他们单纯看世事,或者为他们保守小秘密……

幸福与教育》 一书中指出“幸福不是教育或生活的唯一目的,但他是核心目的。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手段。可以说,有了幸福这一教育目的的引领,教育教学活动就不再是一种令人感到压抑、 苦闷、痛苦的生活经历,而是一个充满愉悦、让人神往、魅力四射的人生乐园,教育活动的全面育人功能随之得以充分释放。

教育就是理解幸福、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过程。让我们做幸福的教师,传递教育幸福,用幸福的心态,培养出幸福的学生。学生的幸福,就是我们的幸福!学生幸福了,我们的教育才是一种享受;学生幸福了,我们的世界才会有无法预约的精彩瞬间和不可复制的幸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