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他是溱潼实验小学的一位新人,与他相处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发现了许多闪光之处。
一、读书是一种习惯
他热爱阅读和写作,兴趣广泛。专业的书,如《幸福教育的样子》《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走进语文教学之门》《给教师一生的建议》等著作,他读;杂书,比如《品三国》、《史记》、《货币战争》等,也读。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总是很安静,浏览《壹读者》《教师博览》《守望新教育》《教育分享》等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的教科研动态;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习惯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两年下来,他的教育博客里已经有了六十多篇博文,十万多字。
二、工作是一种幸福
“享受诗意的生活,享受幸福的教育人生”一直是他孜孜以求的。他总是用心留意工作的每一处细节,以平和的心态,扎实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教学常规,常抓不懈。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好每一份作业,认真辅导每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实现成长。
教育科研,求实创新。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虚心向同事请教,听课学习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他还结合教学实际,撰写教学论文,进行微课题研究。
校刊校报,细中求活。认真做好《崇德苑》校报的组织、采写、栏目策划、编辑、校对工作。
教导处工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有组织,有策划,有跟进,有落实,有总结,有改进,有提升。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指导学生写作别具匠心。一提到写作,学生们普遍会产生畏难情绪,没素材、没思路、没方法,手足无措。可是在他的指导下,班级同学们最喜欢的就是写作文,总是争先恐后地自主创作。
上次秋雪湖研学旅行后,杨瑞同学放学回家后,不顾一天的疲劳主动创作,晚上十点多钟把写好的稿子发给李老师,李老师不辞辛苦地当晚修改,将近十二点把修改好的作品发到群里与大家分享。
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而是经常,因此得了个“铁人”的称号。我有时调侃他:“你是不是天天打了鸡血,哪来的这么多精力呢?”他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既然孩子都能主动写,我作为老师更不能偷懒,不能辜负了孩子们。”
他会把优秀作品装订成册,编辑成精美的《班级文集》,对入选班级文集的作者颁发入选证明,自费购买图书、文具等奖品奖励给那些认真写作的学生。学生们的创作热情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写文章、读文章、分享文章,已经成为他们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孩子们在书香的浸润下,正蓬勃地拔节生长。
班主任的工作是繁杂琐碎的,可他却游刃有余。他制定了一套详尽严格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学习、纪律、卫生、锻炼等各方面的表现,每周、每月进行量化评价,赏罚分明。
他说好的班主任要做一个懒汉,于是他总是着力培养班级干部队伍,班级卫生、红领巾佩戴、花草养护、图书角管理等各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学生们各司其职,即使李老师外出培训,班级秩序依然井井有条。
有人戏说,班主任必须具备“妈妈的心、媳妇的腿、婆婆的嘴”,我们的李伟老师都做到了。
三、谦虚是一种美德。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中学教龄的新小学教师,他没有故步自封,而是一切重新开始,从头再来。经常听到他虚心向同事请教的声音,看到他奔波于各地参与研修培训的忙碌身影。两年来,他先后参加了国培研修、凤凰语文研修营、新网师培训、泰州市乡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共同体研修等各级各类培训,迅速地适应了小学的教学工作,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2016年作品《小河之殇》被评为姜堰区“十佳博文”。2017年获得姜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赛课一等奖第一名。2018年获得姜堰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两年来,多个微课题顺利结题,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教育期刊上,指导多名学生参加江苏省语文核心素养大赛获奖,指导多名学生参加姜堰区征文、书法比赛获奖,十多篇作文在《泰州晚报》《姜堰日报·教育周刊》发表。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书香班级”“完美教室”。所教学科考试成绩在全镇名列前茅。他本人也因此多次被评为“最美溱小人”“优秀班主任”“优秀指导老师”“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等。
“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事业,我就应该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既然选择了加入到溱潼实验小学这个光荣的集体,我就应该履行为实小增光添彩的神圣使命。”李伟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追求幸福完整教育生活的道路上,他一直在砥砺前行!我很庆幸,能与他相伴同行!
点赞人:陈丽丽